第二节 教育机构
早期进入上海演出的小歌班男班艺人,大都是落地唱书艺人出身,后继者采取个别拜师学艺的形式。民国12年(1923年),为培养女子绍兴文戏艺人,在浙江嵊县开办了第一个科班。30年代在沪演出的女子绍兴文戏艺人,均出自浙江的(以嵊县为主)科班。民国27年(1938年)后,女子绍兴文戏在沪兴起,男班衰落,男艺人纷纷改行转业,其中一部分转到因时而起的沪上女子越剧科班执教。在民国27年(1938年)至民国38年(1949年)的10余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曾开办科班10副以上,培养出戚雅仙、毕春芳、陆锦花、吕瑞英、陈少春等一批著名演员。其时除科班育才外,亦有个别拜师学艺的方式,如丁赛君和姚月红,就是由魏银凤、姚水娟收为徒弟,带教成材的。民国35年(1946年),雪声越剧团还首开剧团招收学员随团培训的先例,随后东山、玉兰、少壮等剧团,也加仿效。如金采风、冯文锦等是雪声剧团的随团学员;朱东韵、陈东文等是东山越艺社的随团学员;方资洁、江敏莉等是玉兰剧团的随团学员;陆依萍、沈凤英等是少壮剧团的随团学员。
建国初期,女子越剧科班在沪盛开,但大多数是规模较小,教学条件很差,而收费却较高,成为少数不肖之徒的牟利工具,被同仁称作“野鸡”科班。当时获得上海市文化局批准开办的艺训班,仅出新、群立等少数几家越艺社。
1954年,华东戏曲研究院开设了越剧演员训练班,后转为上海市戏曲学校的越剧班。这是建国后,由国家举办的越剧艺术人才培训班,完全按照国家制订的中等艺术专科学校的规范教学。1960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上海文艺界掀起办学热潮,上海越剧院及部分区县剧团办起了学馆和训练班。静安区、南市区、南汇县的戏曲学校,和虹口区专业剧团学馆,均开设越剧班,培养演员、音乐、舞美设计人员,和服装、化装、灯光、道具、装置等舞台技工人员。此外,上海越剧院又招收一批高中毕业生,送到上海戏剧学院培养编剧。上海越剧院和部分区剧团又陆续选送部分中、青年专业人员,到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学习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和作曲。自60年代初期以来,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又先后将编剧、导演、舞美设计、作曲、音乐伴奏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分配到上海越剧院和部分区、县越剧团。
一、科班、艺训班
联升舞台 女子越剧科班,民国27年(1938年)在沪开办。班主为男班艺人裘月莲,教戏师傅有裘月莲、相朝林、俞永才等,招收学徒20多人。学徒进班都要签订“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为内容的关书。学制按学徒年龄大小而定:大年龄学徒学艺3年,需交学费;小年龄学徒学艺6年(即3年学徒,3年帮师),不交学费。教学剧目有《十八相送》、《倪凤扇茶》、《投军别窑》等。民国32年(1943年),科班因学徒学艺期满而结束。金雅楼、金月楼等演员,均出此科。
春风舞台 女子越剧科班,成立于民国28年(1939年)初。地点在大新公司8楼越剧场,由男班小生周鸿升组建。科班有学员25人左右,其中有小生筱鸿升、江云升;花旦筱艳琴、梁素琴、盖美英、薛莺、周玲芬;老生蒋鸿鳌、胡凤英;小丑王凤英、王鸿蛟;大花脸王鸿芳;二花脸顾鸿等。学员进科班均订关书,并缴关书费2元。关书言明,如有伤亡不得赔偿,爹死娘死不得回家。学艺年限根据学员年龄大小,分3年、4年、5年,并帮师2年。文戏教师有:男班老旦演员周香根(班主周鸿升之兄,被称师伯)、花旦演员周艳琴(周鸿升之妻,被称师娘)、老生演员周玲芳(周香根之女,被称师姐)。武行老师陈金定,教毯子功。还有一位大新公司京剧场的二路武生刘师傅教授把子、身段基本功。文戏教学有:各种赋子和上场引子、坐台白及各种曲调,并由师傅出题目,让学员进行即兴表演,唱词韵脚都由师傅口传,以此学会唱路头戏的本领。教学40天就串红台,演出第一出戏是《沉香扇》。教学就在演出实习中进行。演的全是幕表戏,既有传统老戏《玉蜻蜓》、《碧玉簪》、《劈山救母》等,也有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倭袍》、《封神榜》等。民国28年(1939年)下半年起,科班改为戏班到杭、嘉、湖一带演出,有严格的班规演出制度,如化装时须穿好衬衣、衬裤及靴子,不能随便讲话。每到一地,未经演出,不能随便上街,否则要罚跪在唐明皇前打“满堂红”。科班武功较好,因为班里有一位演武生的大师兄周鸿定,和外聘的几位武戏老师,在文戏前加演《伐子都》、《九江口》、《周瑜归天》、《铁公鸡》等武戏,获得杭、嘉、湖一带观众的好评,有“小京班”之称。民国32年(1943年)下半年,学员大部分满师离去,留下七八位小年龄学员,维持到民国33年(1944年)上半年结束。
中兴舞台 前身是永乐女子越剧班,民国28年(1939年)秋,琴师俞阿炳借永乐堂(在山西北路近天潼路的一处道士堂),以堂名为班名,公开招收学生入班。他自命为班主,与入班的学生家长签订入班“关书”。学艺期限为1年半,学生每月交学费两块,不供膳宿,走读学艺。请来男班演员刘金招为教戏师傅。没有正规教材,靠学生自己跟着收音机播放的越剧唱段学唱(多数是马樟花、袁雪芬等演员的唱腔)。班主负责操琴帮学生吊嗓子,师傅教些诸如《盘夫》、《借红灯》、《倪凤扇茶》等传统剧目。学戏半年后,学生即随师傅去唱堂会。民国30年(1941年)春夏之交,因俞阿炳与刘金招不睦,班主弃班离去,刘金招接过永乐班,并易名为“中兴舞台”,请学生帮师演出1年半。永乐班时招收学生20余人,年龄在12岁至18岁之间。当时唱头肩的花旦是徐玲娟,小生郑美卿,老生周玉珍。年龄小一点的有焦月娥、叶素琴、王玉英、陈少鹏。改名中兴舞台后,刘金招曾从嵊县招收10余名学生,其中唱花旦的邢金花,顶替了因嫁人而离开的徐玲娟。科班常在大自鸣钟、徐家汇、法华镇等一些小茶馆内唱路头戏,也唱堂会。民国31年(1942年)至民国32年(1943年)之际,因刘金招倚重嵊籍学生,大部分上海学生赌气离开,嫁的嫁,走的走,使“中兴舞台”难以支撑,刘金招带着嵊县来的学生转向杭、嘉、湖一带去演出。
鸿兴舞台 女子越剧科班,民国29年(1940年),由男班老艺人李桂芳与人合股开办。地点在今虹口区平凉路上,借民房客堂间、前楼、亭子间使用。招收了10多岁的女孩20多人为学员,其中有学小生的毕春芳和陈佩君、学花旦的罗佩琴、学老生的罗佩芳、学大面的茅胜奎。教师有男班的演员朱忠兴(老生)、刘金玉(正旦)、沈玉昆(武生)等。学员进班签订“关书”,学徒期3年,期满帮师半年,伙食费自理。教学半年后串红台演出。后请来客师搭班演出于杭、嘉、湖等地。1943年,李桂芳病故,科班散伙。
四季班 女子越剧科班,又名“四友社”。民国29年(1940年),由男班老艺人张福奎(大面)、盖月棠(老生)、沈九霞(花旦)、沈翠霞(花旦)4位携各自所带徒弟组建起来,并招收了10多岁的学徒20多人。地点在泥城桥旁一爿石灰店楼上的三层阁。学徒进班立下“富贵由命,生死在天”的“关书”,言明学艺2年(有的3年)再帮师半年。学徒陆锦花、郑采君拜张福奎为师,吕瑞英拜盖月棠为师。学艺3个月就串红台,第一出戏是《仁义缘》,在曹家渡五角场福园茶馆演出,陆锦花饰小生韩文才,郑采君饰小丑周惠吉,盖月棠师傅配演老仆韩义。吕惠英(小生)、吕瑞英(花旦),学演了《十八相送》、《盘夫》、《楼台会》、《倪凤扇茶》等剧目。两年后,学徒陆续离去,如陆锦花在民国31年(1942年),离班后到金门大戏院,后到袁雪芬领衔的大来剧场搭班演出。民国33年(1944年),所有学徒学习期满,科班随之结束。
陶叶剧团 女子越剧科班,因班主兼主教师傅为陶素莲、叶琴芳,故取两师之姓为班名。民国30年(1941年)3月下旬,开始招生,同年就在上海南市石皮弄三余里31号开班。陆续招收学员共20几人,皆以“雅”字取艺名。如小生周雅云、郑雅飞、朱雅芳、赵雅麟、竺雅龙;小旦刘雅君、叶雅兰、戚雅仙、范雅玉、陶雅红(陶素莲之女);老生钱雅明、袁雅臣;老旦张雅花;小丑周雅卿(由小生改小丑);大面吴雅奎等。文戏师傅有陶、叶及林友生等,武功师傅为俞德佬。另有“开笔师傅”金昌荣,负责给各行当学员抄写唱词、赋子“单片”。教学剧目有《游庵认母》、《倪凤扇茶》、《盘夫》、《采桂》、《斩经堂》、《三看御妹》等折子戏和大戏。进班时订有“关书”,规定学员须交纳学费,中途退学的自行负责;坐科3年,出科后帮师傅演出半年。教学半年后即串台演出,首演于南市德发戏院,继而演出于虹口沪东戏院。接着便走出上海,流动演出于铁路、公路沿线城镇。如苏州、嘉兴、平湖、太仓、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由于学员演艺不精,故而常由教戏师傅与学员同台演出,如陶素莲(闺门旦出身)曾主演《可怜的孤孀》,叶琴芳(刀马旦出身)曾主演《纣王与妲己》。后期又聘请屠杏花、小白玉梅、吴小楼等担任客师,使学员在成年演员的带领演出中,逐步掌握唱做念打的运用和表演人物的技艺。民国32年(1943年),袁雪芬在大来剧场进行“新越剧”的改革探索,邀陶叶剧团做班底,这个尚未满师的科班便无形中走到越剧改革的前列。从演《人海飘航》开始,直至民国33年(1944年)3月的《王昭君》,科班经历二三十部新戏的磨炼,终于在改革探索的环境中“满师”。刘雅君、戚雅仙、叶雅兰、赵雅麟等新秀脱颖而出,戚雅仙甚至被名之为“袁派小花旦”。民国34年(1945年)学艺期满,出科学员分头搭班离去,科班宣告解散。不久抗日战争胜利,陶、叶又去嵊县苦竹村举办第二个陶叶剧团,以“素”字为学员取艺名。
少少剧团 女子越剧科班,民国32年(1943年)底成立。地点在大新游乐场。班主胡高明,教师有男班老艺人马潮水、高令童、竺基焕。男班演员陆大善(陆小毛)、唐德贵、沈玉昆、俞化龙,也曾参与教学和演出。武功教师有,京剧艺人胡桂海、周五宝。学员艺名均冠以“少”字。民国33年(1944年)初至民国38年(1949年)6月,共分批招收青少年学员40余人。民国33年(1944年)初,招收第一批学员有陈少春、袁少珊、杨少雅等12人。学艺年限为3年,初学半年饭费自理。教学戏目文戏有《盘夫》、《曾贵嫖嫂》等;武戏有《三岔口》、《虹霓关》、《大闹嘉兴府》、《收岑彭》和《投军别窑》、《八美跑车》等。教学半年后,就请客师跑码头演出,庞天华、钱艳秋、张桂卿、王玉英、王桂英等女班演员,曾作过该班客师。民国34年(1945年),招收的第二批学员有张少栋、田少凤、蒋少峰等6人。民国35年(1946年),招收的第三批学员有俞少鹏、刘少珠、沈少锦等12人。民国37年(1948年),班子在无锡演出时,曾因患瘟疫而散伙。其后班子重新组合,1949年在上海民华楼演出时又招收了第四批学员,其中有周少麟、张少兰、曹少珍、王少芳等。1950年,戏班作为民间职业剧团向上海市文化局登记。1956年春,全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时,被批准为新国营剧团。同年5月,支援到浙江省洞头县。该班的教学以武功见长,学员大都以武功戏启蒙,打下了较好的武功基础。并采取了边教学边演出的方法,让学员在舞台实践中增长才干。
忠孝班 女子越剧科班,开办于民国33年(1944年)春。班址在顺昌路同乐戏院。主办人为王义平(1945年去世)、朱金一(同乐戏院老板)、陈尽鹤。招收学员50名,学制3年。当时受越剧改革影响,班里除请来男班老艺人马潮水、谢碧云教戏外,又特聘陶贤、洪澜等编导人员组成剧务部,以排演新编剧目为主。学习40天即上台串戏,第一出戏为《岳飞归天》。继排《刘备招亲》、《四进士》等剧目。学员均以“忠”字冠艺名,如郑忠梅、戴忠桂、李忠萍、王忠蝉、陆忠芳等。民国34年(1945年),又招收了20多名学员插班培训,边学边参加演出,艺名均冠“孝”字,如楼孝佩、郑孝娥、孙孝英等。民国36年(1947年)11月13日至15日,在同乐戏院举行毕业公演,剧目为《筱丹桂备忘录》。后科班结束,学员各自去搭班演出。
玉字班 女子越剧科班,起始于民国34年(1945年),由丹桂剧团用贴告示方式招考学员,当时考取的共计二十五六人。科班借东方饭店(即现在工人文化宫)练功练唱,学员用走读形式,白天学戏,晚上回家,中饭自理。负责人兼老师林筱宝,京剧老师沈君卿教基本功,编导闻钟、陶贤、刘涛3位老师带剧本来进行排练。3个月后,即下乡演出,演出地区均为上海附近,如太仓、罗店、常熟、浏河一带,取名“一鸣越剧团”,边练功,边排练,边演出。主角小生吕玉卿、王玉春、胡玉佩,花旦曹玉珍、蔡玉连、莫玉红,老生毛玉棠、朱玉昆,小丑周玉璞,老旦丁玉南。曾演出过《香罗带》、《人面桃花》及包公戏、路头戏。剧团于1949年解散。
金龙女子越剧团 女子越剧科班,成立于民国36年(1947年)。创办人张耀金,地点在露香园路开明里。第一批招收少年女徒14人,艺名均冠以“金”字,例如学花旦的张金花、张金英,学小生的陆金娟、沈金卿、徐金春,学老生的王金萍,学小丑的洪金哈,学老旦的周金玉等。学徒进班要签“关书”,言明学戏3年,再帮师半年,生死不管,初学半年内饭费自理。教戏师傅有男班艺人裘凤山,教上台引子、坐台白、赋子等文戏基本功,并请京剧师傅教武功,进行搁脚、下腰等基训。半年后上台演出,请来客师唱主角,学徒做配角,跑龙套。科班跑码头至杭州时,又招收了张金月(花旦)等一批学徒。民国38年(1949年)夏,科班从昆山演到杭州时,部分年岁较大的学员离班而去,部分年岁较小的学徒仍随班回上海,在福安游乐场等演出场所演出,直至1950年,学徒期满科班散伙为止。
青年越艺社 越剧演员训练机构,1950年初成立于上海。原名天星越艺社,负责人王一马风,由青年越剧爱好者集体组成。是年2月,改组为“青年越艺社”,社长兼编导金人,技导文谷。学员有文青皓、水青莲、孔青华、徐青兰、岳青群、吕青凤等20人。每人学唱流派,通过剧目排练和广播电台播唱进行教学。1950年夏,实验演出《孔雀东南飞》于上海丽都花园。之后,演出于明星大戏院、宁波大戏院、同孚大戏院等剧场。该社成员尚有编剧陈曼、导演田野及特约编导南薇、朱铿等。演出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会真记》、《梁红玉》、《钗头凤》、《生死恋》、《桃李芬芳》等。1951年上半年,该社合同期满解散,人员分别进入上海和外地剧团。如文青皓、水青莲进合作越剧团,吕青凤进芳华越剧团,孔青华进镇江越剧团等。
出新越艺社 女子越剧演员训练班,开办于1950年冬。由男班老艺人比较集中的复兴越剧团创办,社址租用南市文庙路73号私人宅邸,社长童正初,副社长陈焕(艺名筱世昌),社务委员周剑鹤、陈德禄等,均系男班老艺人。经公开登报招考,录取了年龄11岁至18岁的青少年学员108名,于1950年12月15日开学(学制未作规定)。教师有男班老艺人刘金玉、张小林、陈元春、张福奎、裘福彪、陈德禄、吕茂洪,和女班老艺人屠杏花、邢月芳、小白玉梅等。学员均走读,每月缴学费5元。该社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指导下创设的民办艺训班,与旧科班有着本质的不同,为培养越剧接班人的办学宗旨比较明确,办学人员和教师有较强的事业心,专职教师工薪微薄,兼职教师不取酬金。而向学员收取的少量学费,则完全用于校舍租金等教学开支上。教学方法与旧科班师傅教唱赋子、说幕表戏的一套有所不同,教戏已用完整的剧本,学戏与排戏相结合,对学员不打不骂,生活管理比较严格,学艺期间没有一个学员在私生活上出过问题。学员们集中学习了8个月,学会了《沉香扇》、《碧玉簪》、《盘夫索夫》、《梁山伯与祝英台》、《鸳鸯剑》、《孔雀东南飞》等大戏和部分小戏、折子戏。1951年秋,师生组成4个实习演出团:出新一团、出新二团、出新三团、出新四团。分赴浙江杭、嘉、湖地区和沪宁铁路沿线城镇演出。其时伙食由集体供应,发给学员制服一套,每月生活费6元。在巡回演出时,二团就落户江苏镇江;三团、四团合并落户浙江湖州;一团回沪后于1952年10月10日,在老闸大戏院正式建团,定名为“上海市出新第一越剧团”,主要演员四柱头有小生邵文娟、花旦马雅萍、老生冯佩芬、小丑单林英。
群立越艺社 女子越剧科班,成立于1951年1月。由私营电台老板竺文浩开办,社长方正,副社长汤笔花。同年5月30日,呈报上海市文化局,未被批准。是年10月,邀请余彩琴担任社长,再次申报,获得批准,于10月16日,发给开业证书,并于10月27日,补办了开学典礼。学员有27人,年龄均在15岁左右,大都是余彩琴到其它越艺社挑选而来。如周雯霞、周雯芳,就是从革新越艺社挑来的。学员艺名均以“雯”字相冠,花旦有周雯霞、王雯云,小生有周雯芳、夏雯君,老生有胡雯楼、李雯兰,小丑有陈雯卿、张雯珠,老旦有虞雯美等。由余彩琴和李艳芳教文戏,周君铭教京剧武功。开设表情课、政治课和文化课。请了刘秋帆等5位乐师,教学以《楼台会》、《拾玉镯》、《盘夫》、《借红灯》、《小放牛》等越剧传统折子戏为主。学员学艺初期,需自付饭费。1953年1月,学员结业,成立民营群立越剧团,直至1954年散伙。
二、戏校、学馆
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 前身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开办于1954年11月。先后在本市及绍兴、苏州三地招收了60名演员班学员(其中男生40名,女生20名),学制为5年。吕云甫任班主任,表演教师有项彩莲、魏凤娟、小白玉梅、竹芳森、张福奎、周剑鹤等。1956年,又招收了13名音乐班的学员,学制为3年,音乐教师有周宝财、胡章灿、刘阿海、孙国良等。学员们除学习各项专业基础课外,还学习政治、文化等课程。演员班尚有京剧教师教授毯子功、武功,沈传芷、朱传茗、薛传纲、周传沧等昆剧老师教授生、旦、净、丑各行当的基本身段。1958年,越剧班师生(包括演员班和音乐班)送到上海越剧院实习,成立学馆,由钟泯任馆主任。1959年夏,学员毕业,除少数男演员分配去浙江外,大部分留在上海越剧院,同年6月1日,组建成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成为上海地区实验越剧男女合演的主力。主要演员有史济华、刘觉、张国华、沈嘉麟、徐瑞发、姜佩东、张丽琳、金美芳、曹银娣等。
1980年秋冬,上海越剧院及静安、卢湾、虹口3个区属越剧团,共招收了40名左右的学员,于1981年,送上海市戏曲学校集中办班,作短期速成培训年余。该班负责人为项彩莲和徐岗。专业教师有姜佩东、谢秀娟、卢成惠、张娟莉、袁永祥等。1982年,学员结业后返回各自院、团,其中学业优秀者都成了各院、团的新秀,有的挑起了剧团的大梁。如上海越剧院的华怡青、钱丽亚;静安越剧团的金静、董蓓芬;卢湾越剧团的张俐、吴国兰;虹口越剧团的肖雅、韩婷婷、王晓莹等。
1984年春,上海越剧院为解决女子越剧接班人,在中共上海市委的批准下,由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越剧班。并计划在本市招生50名年龄14至16足岁的学生,实际录取仅10余名,即于11月开学上课,学制为3年。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全部由上海越剧院派出,政治、文化和武功课的师资及教学,由戏校负责。陈承秉担任班主任。专业教师有小白玉梅、吴小楼、金艳芳、张云霞、薛桂珍、谢秀娟、卢成惠、张娟莉、凌仲祺、袁东、金顺根等。1985年4月,经市领导批准,在本市和浙江、江苏两地招收演员学员25名(实际录取12名)和音乐班学员20名(实际录取16名),年龄与前同,学习期限演员班4年,音乐班3年。1987年8月,演员班(大班)3年制学员毕业,组建成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主要演员有章瑞虹、方亚芬、裴燕、金红、杨才英、郁利群等。1985年入学的音乐班和演员班(小班),相继于1988年1989年毕业,并入青年剧团,主要演员有章海灵、张咏梅等。
1994年春,上海越剧院委托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越剧演员班。在上海、浙江两地招收了29名初中毕业的学员(其中男生10名),年龄均为14岁至16足岁,学制4年,于9月1日开学。陈承秉任越剧科科长,专业教师有沈于兰、张月芳、薛桂珍、卢成惠、杨同时、张森兴、王元培等。1995年夏,又在上海、浙江两地招收了37名学员,其中演员班女生24名,音乐班13名,学生来源系小学高年级及初中低年级学生,9月1日入学,学制为6年。
上海越剧院学馆 开办于1960年秋,馆址在南京东路西藏中路原大新游乐场旧址(即第一百货商店大楼七、八层楼),1962年,迁入石门一路333号。在本市(包括郊县)招收了小学、初中学生318人,学制为6年,编为5个演员班(其中2个男女合演班,3个女子越剧班)、2个音乐班。袁雪芬兼任馆主任,宗政文任馆副主任兼教导科长,钟泯任教导科副科长。设有教导科、组织科、行政科、班级办公室等部门,有教职员工100多人。课程开设政治、文化、专业三大类。文化课设有语文、历史、地理及理化常识等课,演员专业课开设乐理、视唱、毯子功、身段基训、唱腔、念白、排戏等课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完全按照文化部制订的中等艺术专科学校的要求制定。专职及兼职的表演教师有屠杏花、王杏花、小白玉梅、魏小云、竹芳森、周剑鹤、陈焕、张桂凤、陆锦花、张云霞等;音乐教师有周宝财、金茂根、马良忠、胡章灿、张大森等。1965年,在大演现代戏的影响下,学馆又在本市招收了23名初中毕业的男生,作为男演员来培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馆改名为上海越剧学校。1968年,工军宣队进驻学馆,全体师生员工下放农村进行“斗、批、改”,后去工厂“战高温”劳动。1973年春,学馆撤销,师生员工均另安置。现上海越剧院的演员沈于兰、张月芳、张秋萍、刘军,乐师陈新章、沈可人、陈安福,鼓师洪小浩、詹敏等,均毕业于该学馆。
1973年秋,上海越剧团(即原上海越剧院)开办了演员训练班(后改名为学馆),在市区和郊县招收了44名小学生(其中男生28名,女生16名)。1974年4月份,正式开学,学制为6年。由工宣队领导,教学方针和教学方法,基本上仿照上海市“五七”京剧训练班,教学以移植样板戏为主。1977年,工宣队撤走后,由钟泯任学馆主任。教学上以继承越剧传统艺术为重点,对学员进行补课,开设了《九斤姑娘》、《前见姑》、《回十八》等传统剧目,排演了《小刀会》、《追鱼》、《西厢记》等大戏作为毕业公演剧目。袁雪芬、傅全香、徐玉兰、范瑞娟、陆锦花、吴小楼、徐天红、张桂凤、徐慧琴、周宝奎等老演员,先后在学馆任教,培养了赵志刚、许杰、陈颖、胡敏华、张承好等一批青年演员。
静安区戏曲学校越剧班 开设于1960年9月30日,地址在乌鲁木齐北路静安区文化馆内。有演员学员30余人,乐队学员8人,平均年龄为14岁,最小11岁,最大17岁。分大班、小班进行教学,教学负责人为孔敏。在文化教育方面,开设了语文、数学、历史等课程,要求学员达到初中以上水平。唱腔、念白及表演专业教师有魏兰芳、文青皓,合作越剧团主要演员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潘笑笑等亦到班授课。武功教学由京剧教师王世杰等担任。音乐教师贺孝忠,除对乐队学员进行专业教学外,还承担演员班的乐理课、视唱课。教学剧目有文戏《盘夫》、《楼台会》、《断桥》及武戏《盗仙草》等。1962年,国家困难时期,戏校因贯彻国家调整方针而于7月间停办。该班学员一部分支援到武汉、兰州、浙江海宁等地的越剧团,一部分进合作越剧团随团实习。其中优秀者周雅琴、朱祝芬成了“戚派”第二代传人,杨文蔚成了“毕派”继承人。乐队班学员吴跃年、曹永兴现为静安越剧团的主胡。
南市区戏曲学校越剧班 创办于1960年11月。该班是南市区文化局为培养本区所属的出新越剧团的新生力量,由剧团自行招收学员,是南市戏校已开设的京剧、沪剧、滑稽、歌舞、杂技等班以后,增办的一个班。校长张成之,副校长蒋织青,班主任徐锦英,班址在宁海西路200号,1年后迁至福佑路小世界楼上南市戏校内。该班共招演员学员7名:徐礼明(小生)、王燕华(小丑)、史奇美(老生)、马香梅(小生)、殷妙英(花旦)、陈元珍(老生)、卢丹萍,前四后三,分两次入班。在班学习期间以基训为主,辅以唱腔课,并排练《北地王》、《梁祝》等片段,还传授了《西园记》与《重要的一课》。学制原定5年,未及3年,因剧团紧缺演员,故提前结业,回团参加演出。该班在1963年中撤销。
虹口区专业剧团学馆 开办于1960年9月2日,由当时虹口区的东风、飞鸣越剧团和大众滑稽剧团三方集资,并报请虹口区文化科批准后建立。在筹划先期,乃由东风、飞鸣两团谋合组建,所以曾用名东风、飞鸣越剧团学馆。后由大众滑稽剧团的加入,最后定名为虹口区专业剧团学馆,馆址座落在多伦路10号,后移至武昌路513号,学制5年(基本专业训练3年,舞台实习2年),学员49人。开办两个班:即演员班,有尹钦阳、尹美娣、张蓓丽等37人(其中男演员4人),演奏班有叶家桢、周锦熊、章藕生等12人。副馆长邢月芳,基本教师有:邢月芳、叶琴芳、吕胜奎、张雅芳、蔡渭清等12人。设置艺术课(唱腔、身训、武功、声乐、器乐)、文化课(语文、唐诗宋词、戏剧理论等)、政治课(红专教育等)3门课程。在学年期内,采取基本训练和排戏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排练过《盘夫》、《别窑》、《哭祖庙》、《盗草》、《二堂放子》、《拷红》、《哭箱诉舅》等20余个折子。学员于1962年7月25日结业后,分配到区内3个剧团开始舞台实习。
上海越剧院舞台美术班 1960年6月3日,以上海市戏曲学校和上海市戏曲联合招生组名义,在《文汇报》、《新民晚报》刊登招生广告,共收学员24名,学员来自初中毕业生和高中生。苏石风总负责,周剑青任班主任。1960年8月,正式在上海越剧院培训,学制4年。基础课师资都是社会上著名教授、画家。如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颜文梁教授,教粉画、透视、色彩,上海国画院画家张大壮、来楚生教花卉,俞志才教山水,周练霞教人物,郑慕康教专业课人物,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盛铎,教素描,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周锡保教基础图案,著名画家沈迈士、申石伽、顾炳鑫、韩和平,都曾到班讲授。专业师资,有上海舞台美术家前辈赵凤祥、翁根仁,教授绘景。院内苏石风、黄子曦、周剑青、顾大良、陈利华、陆云峰、吴报章、明道宣等,都按不同的专业授课辅导。1963年9月,举行了舞台美术学员实习作品展览会,获得同行和院内外一致好评。1964年8月毕业,学员一半以上留剧院美术组工作(其余分到外单位工作),其中有孙志贤、杨楚之、朱柳庄、张步顺、包翠玉、田纬钤、浦立、张娟娟、谢评等,后成为该剧院舞台美术的中坚力量。他们中有的参加《东方红》大型歌舞剧、样板戏和外国艺术团体、外省市出国团体的设计、幻景、绘景工作,有的曾获奖。他们中的作品,有参加捷克斯洛伐克国际舞台美术展和全国、上海美术展;有的被聘到上海戏剧学院授课;还有被邀请到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授业执教。他们中大多数人,被评为高级舞美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