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芳

2022-12-27

尹桂芳(1919~2000)  女,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名尹喜花,祖籍嵊县,1919年12月出生于浙江新昌县西门外小龙潭村。1929年进嵊县醒狮剧社习艺,工花旦。后转入大华舞台,1933年出科,演出于浙东城乡。1935年起改唱小生。1939年初进入上海。1940年在同乐大戏院挂头牌,搭档旦角吕爱花,后与邢竹琴合作领衔演出,主演一批传统戏,以扮相俊美、风度潇洒、文武全能和表演富有灵气,很快为上海观众熟悉和喜爱。1944年在龙门大戏院聘请文化人建立剧务部,实行编导制,致力于越剧改革。

查看详情

筱丹桂

2022-12-27

筱丹桂(1920~1947)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长乐镇人。原名钱春韵,学艺后曾用名钱春凤。因家境贫穷,从小给人做童养媳。1930年,进嵊县崇仁镇戒德寺“高升舞台”学艺,工花旦。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嗓音甜润,扮相俏丽,尚未出科即成为该班主要花旦。出科前后,随班演于嵊县、肖山、绍兴、余姚、宁波、杭州等地。擅演《后朱砂》(曹翠娥)、《白水滩》(徐凤珠)、《泗州城》(水母)、《沉香扇》(蔡兰英)、《华丽缘》(孟丽君)、《贵妃醉酒》(杨玉环)等。

查看详情

竺水招

2022-12-27

竺水招(1921~1968)  女,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嵊县灵娥人,原名竺云华。12岁离开就学数年的本村义学堂,进晋溪后山村之天蟾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兼学花旦。因谦逊好学,练功刻苦,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之一。在浙江乡镇演出时,与尹桂芳义结金兰。1939年进上海,1940年10月,与尹在同乐戏院再度合作,任二肩旦。

查看详情

徐玉兰

2022-12-27

徐玉兰(1921~2017)  女,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21年12月27日生于浙江省新登县(今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1933年立夏,进新登东安舞台科班学艺,初学花旦,后习老生。文戏师傅俞传海,武戏师傅是徽班文武老生袁世昌。学习过长靠短打、大小花脸和猴戏等基本功,能从三张半高的桌子上翻下。曾扮演过《火烧连营寨》中的赵云、《涌金门》中的武松、《大刀收关胜》中的关胜、《龙潭寺》中的开口跳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

查看详情

袁雪芬

2022-12-27

袁雪芬(1922~2011)  女,表演艺术家。浙江省嵊县杜山村人。1922年3月26日出生。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闺门旦,兼学绍兴大班和徽班的武戏。师傅为绍兴文戏男班艺人鲍金龙。满师后,一度与女子越剧早期名旦王杏花同台,唱腔、表演受到她的影响。1936年到杭州演出,初次挂头牌。同年秋,随科班初次到上海,并参加灌制了女子越剧的第一张唱片。1938年2月,再次随科班来上海,至此一直在上海从事艺术活动。

查看详情

张桂凤

2022-12-27

张桂凤(1922~2012)  女,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22年11月13日出生于浙江萧山县坎山镇。1936年6月,入嵊县招龙桥科班学戏,拜袁曾灿为师,工老生,兼习小生、花脸,因勤学苦练而冒尖。出科后参加越明舞台,演出于绍兴、金华、兰溪、常山等地,名声初扬。参加月月高升舞台后,向徽班出身的邢胜奎师傅学习武功基本功,演出了武戏《关公显圣》和功架戏《包公打銮驾》等剧目,打下能文能武的功底。1941年到上海,在东安越艺社任头肩老生,拜绍剧名演员筱芳锦为师,学会了《二堂放子》、《斩经堂》等绍剧。1942年转到袁雪芬从事新越剧的大来剧场演戏。1943年流动演出于上海、杭州、嘉兴、湖州一带。

查看详情

傅全香

2022-12-27

傅全香(1923~2017)  女,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22年11月出生于浙江嵊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原名孙泉香,1923年8月3日出生于浙江嵊县后庄村。父亲孙琴文,是业余打鼓佬,后任四季春科班鼓师。她于1933年入四季春科班学艺,工花旦,师傅为绍兴文戏男班艺人鲍金龙。1936年到杭州演出,同年秋首次进入上海,演出于老闸大戏院。1938年春再次进入上海演出。常演《九斤姑娘》一剧而受到观众青睐。1940年在新戏《恒娘》中扮演恒娘而声誉鹊起。

查看详情

范瑞娟

2022-12-27

范瑞娟(1924~2017)  女,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生于浙江省嵊县黄泽镇。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翌年春,随班到绍兴、宁波、沈家门、诸暨等地演出。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40年代初,分别和邢竹琴、支兰芳、金香琴搭班。1943年下半年至1944年夏,与傅全香第一次合作,班底是“四季春”。

查看详情

徐天红

2022-12-27

徐天红(1925~2010)  女,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25年9月1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10岁时,进余姚湖堤塘天兴舞台学戏,习老生。随科班到慈溪、宁波、上虞一带演出,经常一饰多角,甚至扮演小丑,反串花旦。1940年到上海,拜马潮水为师。相继与赵瑞花、马樟花、小白玉梅、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徐玉兰、戚雅仙等人合作演出。1941年参加天星越剧团为头肩老生。1943年初到大来剧场参加袁雪芬进行的越剧改革,任头肩老生。在《香妃》、《明月重圆夜》、《琵琶记》等剧中,成功地扮演了纪晓岚、钟老儿、张广才等角色,并灌有唱片,其中《扫松》唱片,风行沪上。1945年,参加红星越剧团,与竺水招并挂二牌,在龙门戏院演出了《血洒孤城》、《渔村侠侣》、《两代儿女》等新戏,红极一时。

查看详情

山河恋·岁月情——越剧“十姐妹”亲属座谈会日前举行

2022-12-27

 3月29日上午,上海大世界的《〈山河恋〉及“越剧十姐妹”七十周年特展》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十姐妹”的家人。他们中有袁雪芬、范瑞娟的儿子、儿媳,尹桂芳的外甥女及其女儿,傅全香的侄女,张桂凤、徐天红的女儿及吴小楼的儿子和女儿等。十姐妹家人与上海越剧院的成员们,共同参观了展览,并在合影墙前合影留念。

查看详情

“十姐妹”联合义演

2022-12-27

1947年1月,袁雪芬因肺病复发,再度吐血,暂时退出舞台。在治疗、休养期间,她看了上海各越剧团的不少演出,深为越剧的前途担忧,觉得演员每天日夜两场疲于奔命,没有进修的机会,生了病也难以休息;也无法培养新的一代……经与韩义、南薇、成容、汤蒂茵等人商量,她提出通过越剧界联合义演,建造一座自己的剧场,使志同道合的姐妹轮流演出,以期真正推进越剧改革,另外再办一所越剧学校培养新人。袁雪芬的提议,得到越剧界各位名演员的支持,7月29日,在四马路大西洋西菜社,上海越剧界一批“头牌”聚会商议联合义演的具体事宜。为郑重起见,她们特意请了平衡做证明律师,起草了一份“合约”,上面写着:“兹为共同发扬新越剧及谋同仁福利起见,经过数次讨论,人人志趣相同。为此共同发起,集合同人力量,组织公司,谋建新型剧场一所。此后为剧院及剧务上一切进行事宜,发起人都须共同负责,各尽力量,以期越剧前途发扬光大……”在“合约”上签字作为“发起人”的共10位演员: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吴小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

查看详情

“越剧十姐妹”精神——戏曲人共同的财富

2022-12-27

  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自己的剧场和戏校,发展新越剧,分散在不同戏班的十位越剧名伶联合起来,同台演出了一场《山河恋》。此举轰动上海,“越剧十姐妹”因此得名。十姐妹包括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竺水招、筱丹桂。转眼70年过去了,今年,“十姐妹”中最后三位——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相继辞世,至此,“越剧十姐妹”的时代渐行渐远,令人哀伤感念。斯人已去,唯有她们留下的“越剧十姐妹精神”将永远留存世间,成为越剧人乃至所有戏曲人共同的财富。

查看详情

金荣水

2022-12-27

查看详情

上海越剧团体出国及赴港、澳、台地区演出一览表(7)

2022-12-27

查看详情

上海越剧团体出国及赴港、澳、台地区演出一览表(8)

2022-12-27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