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最早建立导演制的戏曲剧种之一,它伴随着剧本制的确立而产生。越剧实行导演制,为剧种的改革和艺术上的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剧种走上了编、导、演、音、美各艺术环节综合发展的道路。越剧编导制的建立,对剧种的发展提高,至关重要,也是越剧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 第一节 沿 革

    2022-12-27

     一、小歌班、绍兴文戏时期的派场师傅   越剧从小歌班到绍兴文戏,演的是没有固定文学剧本的“路头戏”(又称“幕表戏”),演出剧目预先列出一个分场提纲,每场记录着依次上场的人物和行当、职业、相互之间的称谓及中心情节。演出前由“派场师傅”向参加演出的艺人说戏。先说故事梗概,再说戏中全部人物,并根据行当要求,把每个角色落实到演员。演员把自己的上、下场及所用服装、道具记住后,就可以上台去即兴唱、念及表演。“派场师傅”的职能就是将戏剧故事,根据舞台演出的要求,编成“路头戏”的脚本(幕表),进行说戏和分派角色,起着串联全剧演出的作用。“派场师傅”通常由主要演员或演戏经验比较丰富的艺人担任。如男班演员马潮水、王永春都曾是主演兼“派场师傅”。从20世纪20年代产生到30年代兴起的绍兴文戏女班,乃是男班艺人带教出来的,当时被女班称作“老戏师傅”的男班艺人,有的成了女子科班的教戏师傅,有的成了女子戏班的说戏师傅(即“派场师傅”)。他们向女弟子传授表演“路头戏”的基本功,把唱词韵脚和各种赋子(即将花园、厅堂、街坊、茶坊、书房、闺房、公堂、牢房、考场、春夏秋冬、晴雨风云、神仙、鬼怪、状元、讨饭、游街、出征等不同规定情境编就的成套唱词)以及常演剧目中较为固定的主要唱词——“肉子”教给她们。“派场师傅”和“说戏师傅”的工作,已经蕴含着导演的部分功能。

    查看详情
  • 第二节 技导的设置与职能

    2022-12-27

    越剧改革初期,担任导演的人员,大多从事话剧、电影,他们带着满腔热忱,以话剧、电影的表演方法来排练越剧,强调时代真实感,改髯口为粘胡子,取消水袖,使传统的髯口功、水袖功无法应用,观众也不能接受。通过实践,知道了戏曲和话剧、电影在表演上(体现手段)最大的区别在于戏曲有一套完整的传统表演程式。袁雪芬感到昆剧的身段、舞姿优美,表演程式完整,可以为越剧所借鉴、吸收,于是在1944年雪声越剧团正式成立时,聘请传字辈艺人郑传鉴为剧团剧务部成员,参与新戏的舞蹈(或武打)设计和辅导演员的形体动作。由于板腔体的越剧和曲牌体的昆曲,在音乐唱腔、身段节奏上显著不同,为设计出符合越剧特色的身段动作,郑传鉴在排练场根据导演的总体构思、及对角色在规定情境中特定的思想感情,设计出各种表演身段,提供导演和演员选择。如遇场面较大和复杂的群戏,就事先按导演要求,设计出排练方案,经过和导演的统一、修正,再教给演员。如在《忠魂鹃血》中,郑传鉴把昆剧《战金山》中梁红玉的部份唱段和舞蹈,教给扮演陈圆圆的袁雪芬,以加强角色的表演力度,为后面斥贼的性格埋下伏笔;在《梁红玉》中,把闺门旦、刺杀旦的身段移植在梁红玉身上,使之刚柔相兼,形成对丈夫、对敌寇的多层次性格;1947年,为东山越艺社排《绿珠坠楼》时,他根据演员的特点,融化昆剧《卖书纳姻》、《相梁刺梁》等表演手段,设计了一段用昆曲伴唱的长袖舞,并参考昆曲《小宴•惊变》、《堆花》等剧目,吸收舞蹈的某些技巧,设计了四个宫女的扇舞,为之衬托呼应。演出满座1个多月。大家觉得郑传鉴为这个戏出了大力,应该在海报和说明书上登他的名字,可是他这个工作既非导演、演员,又是导演和演员的有机组成部份,用什么名称才恰当呢?当时该团剧务部主任吕仲提出叫“技导”,获得一致赞同,“技导”职称就此产生,郑传鉴成了戏曲界第一个“技导”。

    查看详情
  • 第三节 作业程序与方法

    2022-12-27

    越剧导演的作业程序与工作方法,虽因人(导演个人风格)、因情(如赶任务等)而异,但仍有其共同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有如下操作过程:   一、研究分析剧本。   阅读、查阅、观摩与本剧有关的历史、文物和其它剧种同类题材等文字与音像资料。对时代背景、主题和主题思想、剧目的风格、样式和体裁、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矛盾冲突、贯穿动作、最高任务与高潮处理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初步的总体构思。   二、组织排练班子。   A、由导演提名,报请院、团长并在艺术委员会和艺术骨干中征求意见后,确定剧中主要角色的演员名单。   B、由院、团长和导演协商后,指定作曲、舞美设计(包括布景、造型、服装、灯光、道具设计、音响效果等制作和操作者)、技导、舞台监督、剧务、鼓板(乐队指挥)、主胡等创作人员和主要演员,组成二度创作班子——排练组,由导演负全责。

    查看详情
  • 导 演 选 例

    2022-12-27

    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导演:黄沙。上海越剧院演出   一、关于主题与意义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个家喻户晓的戏,它表达了千百年来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与理想。全剧的发展与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通过祝英台争取出门求学的斗争,表达了她追求现实理想的斗争性格。第二,从梁山伯和祝英台结拜起,到梁山伯思祝下山、回忆止,戏剧的发展是充满着愉快轻松的情调。梁祝二人爱慕之深,相送时英台热情奔放,使人感到梁、祝二人的结合,成为一种理想和幸福的结合。第三个阶段从劝婚访祝、楼台会起,及至发展到逼嫁中的英台抗婚,是全剧矛盾进展到最尖锐的一个阶段,是封建婚姻与人们追求自由婚姻的理想两者矛盾斗争最激烈的时刻。而前面表现的美丽的婚姻理想又正好加深了这个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客观上已造成为他们的遭遇而悲,为他们的幸福而喜。终于梁、祝二人的意志完全融合在一起,为争取婚姻自由的理想而斗争,从此奠定了他们斗争胜利的基础。最后阶段是哭坟祷墓、化蝶,体现了他们死后也要成双成对的精神。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