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班社 剧团

越剧自民国6年(1917年)5月,以袁生莫、袁文三领衔的小歌班进入上海新化园演出后,在报纸广告中无剧种和戏班的名称,人们往往以领衔演员姓名称呼班名,如称卫梅朵、马阿顺为首的戏班为“梅朵阿顺班”。民国10年(1921年)916日以后,报纸广告中,才有“绍兴文戏”、“越剧”的剧种名称;戏班则有“堂”、“社”、“班”之称。如标大世界王永春为首的戏班为“鸿福堂绍兴文戏”,标屠杏花、施银花为首的戏班为“女子的笃班”,标小世界金雪芳领衔的戏班为“越剧”,标先施乐园卫梅朵为首的戏班为“永乐社”,标在先施乐园演出的绍兴文戏为“吉庆班”。

  20世纪30年代初,女子绍兴文戏崛起,纷纷来沪演出。至30年代后期,越剧戏班(包括科班)多以舞台为名,也有以剧社、剧团标称。如筱丹桂、贾灵凤、张湘卿为台柱的高升舞台;徐玉兰、汪笑真主演的东安剧社;姚水娟、魏素云、商芳臣领衔的水云剧团。40年代以后,越剧戏班除个别的以“越艺社”(如东山越艺社、天鹅越艺社)命名外,大都以“剧团”定名,如玉兰剧团、芳华剧团等。

  越剧戏班在建国前,都属私营性质,有老板(班主)负责经营。戏班成员少则20人左右,最多40人左右。在二三十年代绍兴文戏时期,戏班除演员外,尚有派场师傅(又称“说戏师傅”)、值台师傅(检场)、大衣师傅(戏装管理)、后场头(乐队)等人员。40年代新越剧时期,戏班除前述人员外,增设剧务部,增加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舞台监督(兼剧务)、票务宣传和总务、财务、杂务(三担师傅)等人员。而舞台装置人员(包括舞台装置及灯光操作)虽固定在剧场内,但既不是剧团成员,也不属剧场职工。此时期,由著名演员为台柱的大型剧团,拥有30人左右,一般中小型剧团,则是20人左右。

  建国后,上海越剧演出团体,除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后改建为上海越剧院)外,均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民间职业剧团。成员与职务设置与40年代后期基本相同。剧团根据主要演员的知名度和演出场所的大小,构成三种类型:如尹桂芳、徐天红领衔的芳华越剧团,戚雅仙、毕春芳领衔的合作越剧团,为大型剧团,成员60名左右,经常演出于千余座位的大型剧场;高剑琳、许瑞春、曹玉珍主演的新新越剧团,尹树春、田振芳、李慧琴主演的春光越剧团,为中型剧团,成员50人左右,经常演出于800座位左右的中型剧场;邵文娟主演的出新越剧团,筱一峰主演的青山越剧团,为小型剧团,成员40名左右,经常演出于800座位以下的小型剧场。

  剧团由全体团员大会选出代表组成团委会,实施集体领导。剧团一切重大事项,都经全团大会或团委会讨论决定。团委会的行政领导班子由团长1人、副团长12人组成,通常由主要演员和剧务部人员担任。团内设演员队、乐队、舞台队、剧务部等工作部门,并由各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骨干组成艺委会,筹划创作和演出。

  在建国后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前的民间越剧团,在演出收入上与剧场实行拆帐,一般按三七左右比例分成,团方得70%左右,场方得30%左右。剧团内部分配采取以天计算的拆帐制。大型剧团任头肩的小生、花旦演员,一般拆帐基数为3040张票,按头等票价1元计算,每天正常收入为3040元;二肩小生、花旦和主要编导人员,一般拆帐基数为10张票左右,即每天正常收入为10元左右;底层演职员最低拆帐基数为2张票左右,即每天正常收入为2元左右。如果营业好,上座率在八成以上,则可发“双包银”,甚至“三包银”,即按原拆帐基数的两倍或三倍分发。

  中小型越剧团上层演员的拆帐基数比大型剧团要低一些。如头肩小生、花旦一般在20张票左右。中型剧团最高票价为78角,小型剧团最高票价为56角。中、下层演员的拆帐基数与大型剧团差不多,但因票价低,实际收入比大型剧团要少。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前,民间剧团人员可以自由流动,一般以半年为期。大中型剧团,由于艺术力量较强,营业较好,人员较为稳定。小型剧团艺术水平较差,营业不好,人员进出比较频繁,往往半年期满后,出现大进大出大换班的情况。

  1956年,剧团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后,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剧团加强了管理,剧团人员除文化主管部门许可外,一般不准自由进出。工资由拆帐制度改为每月发放一次的固定工资制。由于戏装一律由剧团置办,主要演员的工资因此而降低,演员间的工资差距有所缩小。公积金、公蓄金、公益金、奖励金(简称“四金”)制度,由上海市文化局下达而建立。即演出收入除发放工资后多余金额,按比例纳入“四金”。公积金作为添置演出生财、发展再生产之用;公蓄金作为营业不佳时补工资之不足所用;公益金用于福利方面,如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和医疗费用等;奖励金作为演职员工的奖励之用。

  1958年,原属上海市文化局统一管理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民间职业剧团(包括越剧),统统下放到区、县。区、县文化主管部门为了加强领导,均对剧团下派干部,有的任指导员,有的任团长或副团长,有的任党支部书记。同时在剧团中发展党员,组建党的支部。(发展共青团员组建团支部的工作,在市文化局管辖时已经进行)随后,中国民主同盟和农工民主党等民主党派,也在剧团中发展成员,建立组织。

  80年代,剧团随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行体制改革。新组建的区、县剧团虽属国营性质,但经济上不是由国家统包,而由区、县政府给以一定的补贴。国营上海越剧院则成了差额补贴单位,政府限额拨款,不足的经费,由单位自行解决,也改变了全部由国家统包的局面。1986年,上海越剧院以徐玉兰、王文娟领衔组建的红楼剧团,成为上海市文化局剧团体制改革试点团,扩大了演出、人事、经济方面的自主权。19897月,红楼剧团与泰国正大集团汕头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联营,成为第一个中外合营的越剧团体。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是绍兴文戏男班在上海的鼎盛时期,经常演出的戏班有45副,最多时达89副。40年代,为女子越剧的兴盛期,在沪演出的剧团已有30多个。50年代初期,越剧团体盲目膨胀,到越剧工会登记的剧团曾达60多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时,在上海市文化局登记的越剧团有48个(不包括上海越剧院2个团在内)。其后,一部分越剧团支援到了外地,1958年,剧团(包括越剧)下放给区、县管理后,经过调整合并,保留了14个越剧团(即芳华、合作、少壮、天鹅、合众、光明、飞鸣、青山、东风、出新、青年和越剧院的一团、二团、实验剧团)。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在进一步的支外和调整后,尚剩下11个演出团(即合作、少壮、春泥、东风、飞鸣、青山、出新和越剧院的一团、二团、三团、实验剧团)。1958年,江苏省部分县划归上海市后,松江、南汇、川沙、奉贤四县,各有1个越剧团,崇明县有2个越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县剧团纷纷解体,上海越剧院亦遭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份越剧院、团开始恢复和重建。80年代,除上海越剧院拥有3个演出团外,静安、卢湾、虹口3个区,各建立了一个越剧团;松江、南汇、崇明等县的越剧团,亦恢复了演出。80年代中后期,三个郊县越剧团又相继撤销。

 

  袁生莫戏班  男班小歌班。民国6年(1917年)5月,由行头主杨少卿和小金黄带领,从嵊县来沪,于513日,在新化园(十六铺新舞台原址)演出,首演剧目是全本《蛟龙扇》。这是小歌班首次来沪亮相,演员有袁生莫、袁文三、俞月花、金桂桂、袁六奎、俞岳法、俞伯松、俞伯泉、金荣奎、俞存喜等40人。演出了《失金钗》、《鸾凤箫》、《白玉带》、《双金花》、《飞云剑》、《百花台》、《玉连环》、《四香缘》、《七美图》和4本《龙凤锁》等20多部大型古装戏和连台本戏。由于演出营业不佳,遂于68日结束演出,并在613日插演一天后返回嵊县。

  梅朵阿顺班  男班小歌班。该班以红角小旦卫梅朵、小丑马阿顺为首,而被观众习称为“梅朵阿顺班”。民国6年(1917年)6月,由嵊县乌岩人、原绍兴大班后台老板俞纪寿包班,在石璜人陈干千带领下首次来沪,69日夜场起,演出于镜花戏园,开锣戏为《赠金钗》。这是继513日来沪演出的“袁生莫戏班”之后第二副到沪演出的小歌班。演员有:卫梅朵、马阿顺、张云标、费翠棠、赵飞霞、沈娃娃、谢子云、姚方松、王宗道、张世刚、赵海潮、袁文焕、王永春等46人。俞纪寿欲为小歌班打开局面,特地在首演的前5天里(69日至13日),请来绍兴大班中有声望的林芳锦、胡凤林、小凤彩等演员,与小歌班同场演出,日戏,演绍兴大班,夜戏,演小歌班,并在小歌班正戏之前,加演一出大班戏,以期扩大影响,招徕观众。演至1126日,结束返乡,这是小歌班继“袁生莫班”后第二次未能在沪立足。(19171026日王永春加入镜花戏院演出)民国7年(1918年)412日,该班第二次来沪演出于华兴戏院。主要演员增加了小生支维永和老生马潮水,全班演员31人,演至831日,仍未能打响,歇夏而归。民国7年(1918年)102日,该班第三次来沪,演出于民兴茶园。全班演员27人,主要阵容为卫梅朵、马阿顺、马潮水、费翠棠、张岩铨、张云标、姚方松、金桂桂、支维永等。这次演出,终使小歌班长驻上海。民国8年(1919年)24日起,演出阵容改由卫梅朵、费翠棠领衔,所演剧目主要是古装大戏和连台本戏,如《借珠花》、《蛟龙扇》、《龙图传》和《玉连环》8本、《三笑缘》6本、《再生缘》10本等。民国7年(1918年)720日,首演全本《碧玉簪》。自民国8年(1919年)至民国10年(1921年)间,该班与在第一戏院演出的,以王永春、白玉梅为首的小歌班,形成对台竞演的局面,从而使本剧种在上海生根开花。

  庆升社  绍兴文戏男班。民国14年(1925年)1月至民国25年(1936年),由金雪芳领衔演出于小世界游乐场,民国22年(1933年)1013日始,打出“庆升堂”(后改名“庆升社”)班名。曾加盟的演员有:童正初、谢碧云、支维永、琴素娥、紫金香、王永春、王佩卿、夏莲卿、裘凤山、俞传海、尹财林、尹秀贞等。演出剧目以传统老戏为主,如《马家抢亲》、《双金花》、《梅花戒》、《会林寺》等。该班从民国14年(1925年)917日起,独家首用“越剧”这一名称,并从民国15年(1926年)526日起,到民国25年(1936年)底戏班结束的10年中,一直在《申报》、《新闻报》等报纸戏剧广告中使用“越剧”这一名称,从未中断。

  鸿福堂  绍兴文戏男班。民国15年(1926年)5月至民国17年(1928年)1012日,演出于大世界游乐场,由王永春领衔。主要演员有:雪玉梅(白玉梅)、王佩卿,其他挂牌演员张雪芳、陶素莲、尹财林、姚方松、沈九霞、俞存喜、俞福言等。演出剧目均为古装大戏和连台本戏,如《三仙炉》、《仁义缘》、《分玉镜》和5本《双珠凤》、6本《天雨花》等。民国18年(1929年)1月,王永春离开大世界,民国19年(1930年),曾与李桂芳、紫金香、吴素琴、金玉意、黄金香、曹美玉、张宝奎、黄绍奎等组合,以“鸿福班”为名,在浙江第一茶楼和先施乐园演出。

  鸿禧堂  绍兴文戏男班。民国17年(1928年)1013日,首演于聚福大戏院。1126日,进大世界游乐场演出,直至民国22年(1933年)515日,由白玉梅领衔。主要演员有:支维永、王佩卿、丁筱芳、张雪芳、李桂芳,其他演员有:琴素娥、金世江、俞存喜、骆福林、金根老、陈文相等。演出剧目主要是古装大戏和连台本戏,如《三官堂》、《对珠环》、《红楼镜》和五本《九美图》、五本《文武香球》等。

  鸿庆堂  绍兴文戏男班。民国22年(1933年)516日至民国25年(1936年),演于大世界游乐场,由花碧莲领衔。主要演员有:月月红、丁筱芳、马云龙、张芝帆、沈志红、任传林、钱山金等。演出剧目以传统老戏为主,如《一女换太子》、《红鬃烈马》、《合同记》、《百花台》、《四香缘》等。

  越升舞台  越剧戏班。其前身为民国19年(1930年)在嵊县黄泽镇开办的“越新舞台”科班,民国23年(1934年),改名“越升”,由科班变为营业性戏班,班主刘香贤。特邀竺素娥、姚水娟为客师,其余演员如金香凤、沈妙凤(小生)、邢竹琴(小生,后改旦),叶香厅(正旦)、李艳初(老生)、黄笑笑(丑)、吕喜娥(大面)等20余人,均属越新舞台科班出身。常演剧目有《双珠凤》、《四香缘》、《绣鸳鸯》、《倭袍》、《赵五娘》、《五美再生缘》等。民国26年(1937年),演至杭州大世界游乐场。由于该班基本功较好,客师有号召力,又擅演悲剧以发人共鸣,故营业颇佳。民国27年(1938年)1月,至上海通商剧场演出,由姚水娟、李艳芳领衔。主要老生为商芳臣。这是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上海的第一副越剧戏班。民国27年(1938年)7月,姚水娟退出后,班主邀来赵瑞花。赵瑞花与越升舞台合作至民国29年(1940年),因出嫁息影,该班亦辍演。不久后,又邀得尹桂芳、竺水招进班为台柱。

  四季春班  越剧戏班。前身为民国22年(1933年)在嵊县成立的科班,3年满师后改为戏班。班长(老板)王天喜,师傅鲍金龙,演员20余人。其中有旦角袁雪芬、傅全香、史翠香,老生钱妙花,小丑钱彩云等。原科班未有冒尖的小生演员,该班乃聘请小生金香凤与旦角王杏花为客师,于民国25年(1936年)9月,初次来沪。98日至1121日,演出于老闸大戏院和蓬莱大戏院。高亭唱片公司为王杏花、袁雪芬、钱妙花灌制了《游庵哭图》和《方玉娘哭塔》唱片一张,首开越剧女演员灌唱片的先例。民国26年(1937年)61日至813日,该班聘请小生屠杏花,旦角施银花、马秋霞为客师,再次来沪,演出于通商、大华、永乐等戏院。民国37年(1938年)215日,该班第三次来沪,与竺素娥、王杏花为首的素凤舞台,联合演出于“上海小剧场”。31日,移演于老闸大戏院,一度与绍兴大班“同春舞台”一起,作三班联合演出,会串了《通州奇案》等剧目。41日至715日,该班仍与“素凤舞台”合作,演出于大来剧场。731日起,该班由小生马樟花与袁雪芬领衔演出。其时,所演剧目虽都是《玉蜻蜓》、《碧玉簪》、《梁祝》等传统路头戏,但因主演者艺风较正,演来亦有新鲜气息,很受观众欢迎。民国28年(1939年),马樟花、傅全香、袁雪芬三人先后上电台播唱,开创了女子越剧“唱电台”的先河。民国29年(1940年),该班上演了陶贤编导的新戏《恒娘》,由于使用三夹板绘制的布景,化装、服装也有改革,使观众耳目一新。此剧连演64场,场场满座,轰动一时,因而确立其著名戏班的地位。民国30年(1941年)夏,马樟花离去,民国31年(1942年)春,袁雪芬又因病回乡,傅全香亦离班,正处于全盛时期的四季春班遂告衰落,仅保留以钱妙花、钱彩云为台柱的班底。之后,邀请范瑞娟、金香琴合作,在天潼、同乐等戏院演出。民国32年(1943年)2月,傅全香又回该班,改组为“全香剧团”。

  东安剧社  越剧科班和演出团体。民国22年(1933年)立夏时,在浙江新登成立科班,初名东安舞台,教戏师傅系从嵊县请来的男班艺人竺基焕(又名羊脚骨)。学员有徐玉兰(老生)、汪笑真(小生)、钟云香(小旦)、潘笑笑(小丑)、项彩莲(老旦)等。同年11月到上海,卖给南洋桥叙乐茶楼,为王杏花作班底。民国26年(1937年)4月,该班第二次来沪,演出于老闸大戏院和大东越剧场。530日起,与绍兴大班“同春舞台”联合演出,会串了《通州奇案》等剧目。抗日战争爆发后回乡。民国27年(1938年),重组再来上海,先后演于大罗天、凤凰、汇泉、南洋等剧场。演出的剧目有《海上两小姐》、《镜中影》、《狐狸缘》、《真假祝英台》、全本《杀错》、《祝三娘》、《姊妹登科》、《双拾黄金》、《杜十娘》、《梅龙镇》、《三看御妹》等。民国28年(1939年)1111日,该剧社因徐玉兰、叶香厅、袁爱花、汪笑真、钟云香等离去而结束。

  第一舞台  越剧演出团体。民国27年(1938年)6月,在上海太原剧场成立,周福铨为班主。演员有施银花、屠杏花、钱秀灵、马秋霞、周宝奎、支兰芳、余彩琴、马亦琴、袁瑞丰、筱金桂等,因其中几位主要演员系第一副女班出科,故名“第一舞台”。演出的剧目除传统老戏外,还有新编《痴女心》、《真假嫦娥》、《孝女寻父》、《雪艳娘》、《蔡小姐忍辱复仇》、《杀妻救母》、《僵尸招亲》等,尤以时装戏《雷雨》、《黄慧如与陆根荣》最有名。民国30年(1941年)夏,改组为越光剧团。该演出团体在女子改良文戏时期有较大影响,施银花在艺术上正处于鼎盛时期,其唱腔被称为“施腔”,在〔四工腔〕的丰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屠杏花作为女子越剧的第一个小生演员,对女小生行当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越吟舞台  越剧演出团体。民国27年(1938年)7月组成。班主何元进,头肩花旦姚水娟、头肩小生竺素娥、头肩老生商芳臣、二肩花旦邢竹琴、二肩小生毛佩卿、二肩老生任伯棠。722日,首演《盘夫索夫》于大中华剧场,82日,移师天香大戏院。姚水娟聘请原《大公报》记者樊迪民(樊篱)担任编剧,开越剧专职编剧之先。912日,首编新戏《花木兰代父从军》引起轰动,《戏报》、《梨园世界》出特刊介绍,上海英文报纸《大陆报》则在911日,发表评介文章和剧照,将花木兰比为法国圣女贞德。其后,又编演了《范蠡与西施》、《冯小青》、《天雨花》、《燕子笺》等新戏。从此,打破了越剧界一直专演传统老戏的局限。民国28年(1939年)6月,因内部人事纠纷,姚水娟、商芳臣、毛佩卿退出,邢竹琴擢升为头牌,又先后演出了《碧玉簪》、《情天恨海图》、《可怜的姐妹》、《日月乾坤扇》,以及汤笔花编的《盘妻索妻》等剧目,9月底解散。

  水云剧团  民国28年(1939年)9月成立,前身为越吟舞台,由姚水娟、魏素云、商芳臣领衔。927日(中秋节)起,演出于仙乐大戏院,1017日,转入皇后大戏院演出。民国29年(1940年)117日,进入1 000余座的卡德大戏院演出,开辟了当年最大的越剧演出场所。后皇后戏院因经营不善而停业,剧团趁机筹款顶进,乃于是年418日,转入皇后大戏院演出,并首次取消了代表后台的班长制,意在组成艺人自己管理的剧团。作为过渡,后台成立了淼记公司,由老板沈益涛、朱仁富和演员姚水娟作为三方代表。姚水娟有选择剧目、演员、聘用编导的权利。该团演员阵容强大,行当齐全,为当年越剧界之冠。除领衔演员外,有小生王水花、毛佩卿、沈琴芳、陈月楼,花旦林黛英、金艳芳、楼剑秋、竺灵芝、袁香娟、黄斐霞,老生李筱侬、陈彩娟、喻汉香、邢瑞轩、孙瑞芳,小丑姚宝红、筱宝宝、卢凤姑、龚小引,老旦周瑶姬、周爱娟,大面章福奎、竺云亭,以及叶菊芬、黄菊花、任灿琴等。聘请樊篱、李小楼为编导。除演出传统老戏和复演越吟时期的《孔雀东南飞》、《冯小青》等新戏外,又编演了《一夜皇后》、《红菱艳》、《玉梨魂》、《芙蓉屏》、《乡村一女子》等新戏10多部。后因魏素云拉走班底,另组标准剧团,该团遂于民国29年(1940年)98日,夜场演毕而结束。

  越华剧团  民国29年(1940年)9月中旬组建,由姚水娟领衔。演员六柱头:为花旦姚水娟、小生李艳芳、老生邢湘麟、小丑陈呆呆、老旦周瑶姬、大面吕胜奎。其他演员有:金香琴、许菊香、吕爱花、孙雅琴、潘全娟、筱相麟、丁鹤楼、罗凤奎、周天飞、裘爱花、王兰芳等。916日起,演出于皇后戏院。之后,除民国30年(1941年)1月至8月,曾短期在卡德、龙门戏院演出外,一直在皇后戏院演出,至民国35年(1946年)76日,剧团结束、姚水娟告别上海舞台为止。姚水娟的搭档小生,除建团前期的李艳芳外,后期有王水花、张桂莲、周桂芳、竺素娥。该团除演出传统老戏外,曾上演了60多出新戏,其中较有影响的剧目有民国29年(1940年)1019日至121日,演出的时装戏《蒋老五殉情记》(连演63场)和民国31年(1942年)41日至617日,演出的古装戏《泪洒相思地》(连演84场),均创当年越剧新戏上座之记录。该团编导人员前期为樊篱,后期为陈秋风、胡知非。

  标准剧团  成立于民国29年(1940年)9月,是原水云剧团的班底,由老生商芳臣兼演小生领衔。主要演员有花旦林黛英、小生毛佩卿、小丑筱宝宝、老生李筱侬。915日起演于民乐剧场。民国31年(1942年)71日,转到九星大戏院演出,直至民国33年(1944年)7月,剧团结束。主要演员增加了花旦金艳芳和小丑姚宝红。约请了樊篱、乔陵、陶贤、芳菲、李小楼等编导人员排演新戏,演出以新戏和连台本戏为主。4年间共演新戏达70多部。连台本戏有《唐僧》、《郭子仪》、《文素臣》、《红杏出墙记》等,其他新编剧目有《枪毙阎瑞生》、《秋海棠》、《好丈夫》、《双喜临门》、《彩凤随鸦》、《父子成亲》等。

  天星剧团  民国30年(1941年)8月间成立,由小生马樟花组团领衔,搭档花旦为支兰芳,老生徐天红、姚月明为并头肩。其他主要挂牌演员有:金兰春、钟云香、毛蝴蝶等。829日至1016日,演出于九星大戏院,首演剧目为新编五幕古装喜剧《恩爱村》,共演35场,其余日、夜场剧目,均为传统老戏。1017日起,因马樟花患病而停止演出,123日,剧团解散。

  丹桂剧团  民国31年(1942年)417日成立于浙东大戏院,前身为高升舞台。首演剧目为闻钟编导的新戏《劳燕分飞》。由筱丹桂领衔,主要演员有:花旦白牡丹、玉牡丹,小生张湘卿,老生筱灵凤、任伯棠、钱鑫培,小丑贾灵凤,老旦周宝奎,大面裘大官、裘奎官及俞菊英等。民国32年(1943年)2月至民国33年(1944年)1月,演出于恩派亚大戏院。民国33年(1944年)1月至7月,演出于老闸大戏院。民国33年(1944年)824日至1023日,在国际大戏院演出,搭档小生改为李艳芳。民国33年(1944年)1024日至民国34年(1945年)727日,演出于天宫大戏院。民国34年(1945年)213日起,搭档小生改为张桂莲。民国34年(1945年)829日,移至大来剧场演出,搭档小生改为徐玉兰。不久,剧团又回到天宫大戏院演出,直至民国35年(1946年)88日。民国35年(1946年)91日至民国36年(1947年)81日,转到国泰大戏院演出。民国36年(1947年)春节,老生徐天红的加盟,形成筱丹桂、徐玉兰、徐天红三星领演的鼎盛局面。该团在民国34年(1945年)以前,就约请闻钟、陶贤、胡知非、刘涛等文人编演新戏,平均每月推出一部新剧目,但仍以演传统戏为主。抗战胜利后,以演新戏为主。另有于吟、金彬(冷山、金兆元)、应时(吴琛)、石垒(石景山)等新文艺工作者加入剧务部。该团于民国36年(1947年)81日,演毕结束,共计上演了新戏80多部,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陶贤编剧、于吟导演的《雪里小梅香》,陶贤编、石垒导演的《是我错》,刘涛编、应时导演的《秦淮月》和应时编、金彬导演的《寒夜曲》等。

  全香剧团  成立于民国32年(1943年)2月,主要演员有花旦傅全香、小生范瑞娟、老生钱妙花、小丑魏小云,以原四季春戏班为班底。25日至10月上旬,演出于天潼戏院,开锣戏日场《三看御妹》、夜场《沉香扇》。所演剧目除《黄金与美人》等少量新戏外,以演传统老戏为主。是年1016日至民国33年(1944年)7月,转到同乐剧场演出,编演了20多部新戏,如胡知非编导的《孝女心》、《青楼侠》、《幽谷香魂》;刘涛编导的《巧洞房》、《万年红》、《花朝春》;姚明编导的《燕迎春》、《海棠红》、《云裳天使》等。8月,范瑞娟离去,即邀徐玉兰搭档,于民国33年(1944年)825日至民国34年(1945年)1月,在美华戏院演出。民国34年(1945年)2月至6月中旬,转入大来剧场演出。又于6月下旬,到九星大戏院演出。共上演了由胡知非、刘涛、冯玉奇、姚明等人编导的新戏20余部。在621日至73日,演毕《浮生六记》后,徐玉兰离去。民国34年(1945年)912日至民国35年(1946年)517日,演出于红宝剧场。先后搭档的小生为张湘卿和李艳芳,其他演员有:钱秀灵、许金彩、叶小宛、姚宝红、谢素云、吴剑芳等。编演了《小妹妹》等新戏10多部,参与编导的人员有:于吟、陶贤、刘涛、闻钟、冯玉奇、金青等。民国35年(1946年)814日至民国36年(1947年)1月,演出于龙门大戏院,搭档小生改为张桂莲,编演了7部新戏,创作人员有:张伟、刘谦、吴地、仲美等。民国36年(1947年)1月上旬,演毕《情潮》后剧团解体。

  雪声剧团  民国33年(1944年)9月,在九星大戏院演出时定名,主要成员都是袁雪芬进行越剧改革以来的合作者。该团的活动分为3个时期:一为民国33年(1944年)9月至民国36年(1947年)1月,演出于九星、明星大戏院。由袁雪芬、范瑞娟领衔,主要演员还有老生徐天红、吴小楼、张桂凤,小生陆锦花、丁赛君,旦角应菊芬、戚雅仙、张云霞等。剧务部中有编导南薇、韩义、吕仲、成容、陈鹏,舞美设计幸熙,音乐设计刘如曾,技导郑传鉴,舞台监督萧章,宣传陈文珍(陈疏莲),琴师周宝财。该团在越剧界率先建立正规的编导制,由剧务部掌握剧目选择权和整个演出活动,剧场老板除按合同拆帐外不得干涉艺术事务。剧团宣言“戏剧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换言之,戏剧是社会的镜子,”坚持每二至四星期推出一出新戏,演老戏也要经过整理。这时期,在20个月中演出27个剧目,影响较大的有《新梁祝哀史》、《绝代艳后》、《忠魂鹃血》、《梅花魂》、《梁红玉》、《洛神》、《凄凉辽宫月》等。社会反响最强烈的是民国35年(1946年)演出的《祥林嫂》,开创把鲁迅名著搬上戏曲舞台的先例,受到进步文艺界和新闻界的重视。同年9月,周恩来到上海,曾去剧场看了该团演出的《凄凉辽宫月》,接着对中共地下组织如何领导越剧和其他地方戏作了重要指示。该团富有创新精神,重视艺术质量,倾向进步。曾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反对艺员登记”、追悼闻一多和李公朴、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等活动。民国36年(1947年)1月,因袁雪芬生病离开舞台,该团暂告解散,主要成员加上傅全香改组为“东山越艺社”继续演出。第二时期为民国37年(1948年)9月至12月,演于大上海电影院。主要艺术人员基本上与前一时期相同,演出剧目4个:《珊瑚引》、《月下老人》、《金枝玉叶》和《梁祝哀史》。其中《珊瑚引》系田汉专为该团创作,借古讽今,抨击四大家族的腐朽统治。此剧在乐队方面也进行了重大革新,引起轰动。演出此剧同时,由启明公司拍摄、以雪声剧团名义组成创作演出班子的影片《祥林嫂》,亦在上海4家影院公映。三为民国38年(1949年)1月至19503月,演于九星大戏院。袁雪芬另组班子,演员有魏凤娟、张茵、陈金莲、高剑琳、筱水招、茅胜奎、金艳芳、胡少鹏等,编导有韩义、钟泯、成容、冼群、李之华等,剧务部开始由中共地下党员刘厚生主持。在民国38年(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的4个月中演出4个剧目:《万里长城》、《李师师》、《凤求凰》、《白娘子》,都有反暴政、反封建的现实针对性。民国38年(1949年)4月,迁兰心大戏院演出。年底拍摄16毫米彩色影片《相思树》。19504月,大部分人员参加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雪声剧团遂告结束。

  红星剧团  民国34年(1945年)9月组成,演出于龙门大戏院。老板为刘香贤,小生尹桂芳挂头牌,花旦竺水招、老生徐天红并立二牌。演员有小丑丁兆丰,老旦吕云甫,二肩花旦金艳芳、戚雅仙,小生魏凤娟、赵雅麟等。剧务部成员有徐进、蓝明、白涛等。首演剧目为94日上演的《长相思》。之后,演出了《血洒孤城》、《两代儿女》等新戏。民国35年(1946年)121日,演毕封箱,剧团亦告段落。

  天红剧团  民国35年(1946年)1月下旬组成,老板为金纪麟、沈益涛、刘香贤。由徐天红领衔演出,头肩花旦姚素贞,二肩花旦金艳芳、王文娟,三肩花旦张云霞,头肩小生毕春芳,大面茅胜奎,小丑夏笑笑、冯小浓。剧务部成员有编导吕仲、冯玉奇、徐进、郑传鉴,舞美设计张坚安,舞台监督白涛等。21日起,演于老闸大戏院,首演剧目为《父女之爱》。自21日至75日,共上演了《遗产恨》、《飘零泪》、《义薄云天》、《流亡曲》等12部新戏,营业极盛。歇夏后剧团移至天宫大戏院演出,阵容有所变动,除徐天红领衔外,头肩小生为焦月娥,头肩花旦为玉牡丹。自822日至11月份,演出了《笑声泪痕》、《断弦琴》等7部新戏,在演出《马寡妇开店》后剧团散伙。

  芳华剧团  民国35年(1946年)1月,在九星大戏院成立,首演剧目为《沙漠王子》(徐进编,钟泯导)。该团以尹桂芳为首,活动可分4个阶段,每个时期的成员各不相同。第一个阶段为民国35年(1946年)1月至民国36年(1947年)7月。剧务部有徐进、韩义、蓝明(蓝流)、红英(弘英)、白涛、金风、钟泯、舟启。主要演员有尹桂芳、竺水招、吴小楼、焦月娥、余彩琴、戚雅仙、赵雅麟、筱桂芳、丁兆丰、吕云甫等。该团是最早进行越剧改革的剧团之一,重视综合艺术各个环节的质量,拥有广大观众。在这1年半的时间内,共演出20余个剧目,有《大地回春》、《葛嫩娘》、《断鸿零雁》、《花落谁家》、《今宵别离后》、《梦中人》、《回头想》、《不了情》、《秋海棠》、《光绪与珍妃》、《记得时》、《碎月影》、《窃玉偷香》、《何处觅芳魂》、《泪滴灯花开》、《两地谁梦谁》、《浪荡子》、《一曲难忘》等。其中《沙漠王子》、《秋海棠》、《浪荡子》,都连满1个多月(日夜两场)。民国36年(1947年)9月,因尹桂芳去香港,该团改为以竺水招为首的云华剧团。第二阶段从民国37年(1948年)713日至831日,尹桂芳与王文娟搭档,演于兰心大戏院,剧目有《浪淘沙》、《双枪陆文龙》等。主要演员还有张桂凤、茅胜奎等。第三阶段从民国37年(1948年)9月至11月,由尹桂芳与傅全香搭档,演于新光大戏院。剧目有《乱世春秋》、《鲁男子》、《桃花扇》、《碧血丹心》。主要演员还有徐天红、高剑琳等,编导有陈鹏、陈羽等。因傅全香吐血离开舞台,剧团解散。第四阶段从195010月至1958年底,尹桂芳自香港返沪,重建“芳华”,任团长,徐天红任副团长。主要演员先后有:张茵、张云霞、茅胜奎、许金彩、高菊英、谢小仙、尹小芳、戴忠桂、李金凤等。剧务部有:陈曼、冯允庄、司徒阳、谢晋、黄祖谟、应云卫、张彻等编导。在上海的民间职业剧团中,该团实力最为雄厚。在7年多的时间里,共编演43个剧目。其中1954年编演的《屈原》,集中了上海民间职业剧团中的一批著名演员如戚雅仙、商芳臣、徐天红、许瑞春等,参加华东五省一市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优秀演出奖和音乐演出奖,尹桂芳和戚雅仙获表演一等奖。所演的古装剧《何文秀》、《宝玉与黛玉》、《西厢记》、《秦楼月》和现代戏《红花村》,都很有特色。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被批准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19591月,该团支援福建离开上海,编为福州市芳华越剧团,后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东山越艺社  民国36年(1947年)1月,在明星大戏院成立。21日,首演剧目《真假夫人》。该团以范瑞娟、傅全香为首,剧务部和班底都是原雪声剧团的,以后陆续有所调整。演员有老生张桂凤,小生毕春芳、丁赛君、高剑琳、胡少鹏,花旦应菊芬、吴梅珍、吕瑞英、金采风,小丑魏小云,花脸茅胜奎等。编导南薇、韩义、吕仲、陈鹏,技导郑传鉴,音乐设计刘如曾,舞美设计幸熙、苏石风,舞台监督萧章,琴师周宝财,鼓师胡寿华。该团保持了“雪声”的编导、排练、演出制度,继续推进越剧改革,重视扩大表现题材和提高艺术质量。自民国36年(1947年)1月至民国37年(1948年)夏,共演出17个新剧目,有时装戏《大地》、《父母之心》、《合家欢》;古装戏《真假夫人》、《倾国倾城》、《春梦留痕》、《摄政王之恋》、《西厢记》、《燕子飞》、《何时归》、《锦绣天堂》、《单恋》、《无双传》、《宝玉与晴雯》、《宝玉与妙玉》、《天涯梦》、《绿珠》等。其中《天涯梦》表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因唱词中有歌颂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内容,国民党政府社会局勒令删除,并威胁禁演。民国37年(1948年)9月至12月,傅全香离开去芳华剧团,袁雪芬重新登台,剧团恢复“雪声”名称。民国38年(1949年)1月,袁雪芬另组“雪声”,傅全香再度与范瑞娟合作恢复“东山”。演出了《水泊梁山》及时装戏《归来》。上海解放后,演出《万户更新》、《控拆张春帆》、《小巷春晓》、《团团转》、《李闯王》、《李秀成》、《情探》、《四大美人》、《孔雀东南飞》、《祝福》(即《祥林嫂》)、《荡寇志》、《宝莲灯》等剧目。19508月,该团应中央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邀请,去北京演出,带去的剧目是《梁祝哀史》和《祝福》,这是越剧首次晋京演出。剧团还进了中南海,在怀仁堂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演出。周恩来曾邀剧团主要演员、编导到家中作客。195181日,“东山”大部分成员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剧团遂告结束。

  少壮剧团  民国36年(1947年)816日,在皇后大戏院成立。首演剧目《礼拜六》。该团以陆锦花为首,与她搭档的头肩旦为王文娟,老旦周瑶姬,老生陈金莲,二肩小生金雅楼,小丑屠笑飞。她们都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剧团以“少壮”为名,含有锐意进取、后来居上之意。陆锦花是袁雪芬民国31年(1942年)进行越剧改革时的第一批合作者之一,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建团时即向老板提出设立剧务部建立编导制度。剧务部由仲美为主任,基本编导有钱英郁、红英。特约的有邵慕水、吕仲、陈鹏、周起、孟舜、陈静、司徒阳、郑传鉴,另外还采用了宗华、陈羽、包绿珠等一些新人的新作。该团致力于越剧改革,相继编演的新剧目有《天伦之乐》、《义》、《女伶受辱记》、《珍珠塔》、《做人难》、《人之初》、《阿六小传》、《金蝉记》、《教师万岁》、《新闺春梦》、《夫妇之道》、《天涯芳草》、《儿女风云》、《十里春风》、《国仇家恨》、《帝王之家》等。在同时期的越剧团中,该团演出的时装戏数量首屈一指,有近10部。陆锦花被观众称为“时装小生”。民国37年(1948年)下半年,王文娟到芳华剧团后,与陆锦花搭档的旦角相继有张茵、许金彩、张云霞等。建国后,该团摆脱老板控制,改为合作制性质的姐妹班,陆锦花任团长。1954年初,陆锦花离去,由张云霞继任团长。主要演员有:张云霞(花旦)、李忠萍(花旦)、魏梅照(老生)、庞天华(小生)、张小巧(小丑)。剧务部主要成员有编剧红澜、杨理、张光楣、范迪声、徐丽金、乐怡,导演贝凡、穆尼(兼),技导方传芸(兼),作曲连波、唐惠良,舞美设计张坚安、仲美,宣传黎云等。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剧团被批准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1958年,剧团由市下放到区,先在新成区,后属卢湾区。该团在整理传统剧目上成绩突出,代表作为《辕门斩女》、《李翠英》。其他得好评的优秀剧目有《貂蝉》、《三看御妹》、《碧玉簪》、《樊梨花》、《双狮图》、《孟丽君》及《春草》等。还编演过《千夫所指》、《她上了圈套》、《战斗的青春》、《黛诺》、《红姑娘》、《春风送暖》等现代剧。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解体。

  云华剧团  民国36年(1947年)9月,在国泰大戏院成立。923日,首演剧目《未婚妻》。该团系由芳华剧团改组而成,以竺水招为首(她又名竺云华)。主要演员有:吴小楼、周宝奎、焦月娥、张茵、贾灵凤、赵雅麟等。剧务部基本上是“芳华”的人员,有徐进、韩义、金风等。民国37年(1948年)2月,迁往龙门大戏院演出,5月,竺水招由旦角改演小生,与戚雅仙搭档,演出了《凤泊鸾漂》、《渔娘》、《夜上海》等剧目;9月,迁往恩派亚大戏院,演出《未婚妻》、《十字街头》、《白了少年头》、《屏开雀选》、《林冲与鲁智深》等剧目。民国38年(1949年)初,竺水招、戚雅仙、吴小楼、赵雅麟、吕云甫、谢素云、陈佩君受“十姐妹”联合义演启发,为摆脱老板控制,成立七友公司,分配采用拆帐办法,这是越剧界最早建立的姐妹班。民国38年(1949年)底,竺水招去香港,剧团解散。部分成员于翌年4月,加入新成立的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1年,竺水招自香港返沪后,与商芳臣、筱水招、蒋鸿鳌等重组云华越剧团,积极参加戏曲改革,参加上海越剧界为捐献飞机大炮而举行的《杏花村》联合义演。演出了现代戏《为了明天》、《千军万马》,历史剧《南冠草》、《文天祥》等。1954年,剧团去江苏演出时,在南京落户,并改为民营公助的实验剧团,19563月,改为国营南京市越剧团。

  玉兰剧团  民国36年(1947年)925日,在龙门大戏院成立,首演剧目为《香笺泪》(徐进编,金风导)。该团以徐玉兰为首,与她搭档的旦角是戚雅仙。民国37年(1948年)春,迁至国泰大戏院,搭档旦角为姚素贞。同年下半年,转入明星大戏院演出后,搭档为王文娟。该团主要演员还有:徐慧琴、贾灵凤、周宝奎、钱妙花等。编剧先后有:徐进、庄志、邵慕水、吴天、洪澜、张开诚、孙旭、王虎诚等;导演先后有:金风、钱英郁(编导)、吕君樵、许秉铎、胡导等。剧务部主任解放前、后分别由徐进、吴琛、石景山担任。该团坚持编演有积极意义的剧目,在成立不到5年的时间里,共演出48出新戏。其中《国破山河在》(194712月),借三国时代刘谌劝谏刘禅不要降魏,最后到祖庙哭诉并自刎殉国的故事,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此剧上演时,田汉、洪深、熊佛西、安娥、蓝马等知名人士前往观看,称赞作品有政治意义,能演这个戏不容易。《风萧萧》表现战国时代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借古讽今,有反暴政的寓意。《风尘双侠》取材自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中李岩和红娘子的故事。编剧钱英郁有意配合上海解放。演出的剧目还有《同病相怜》、《风流王孙》、《钦差大臣》、《林冲》、《红楼梦》、《顺治帝》、《隔墙花》、《侠奴娇妻》、《贵族之家》、《飞虎岗》、《芳草王孙》、《夜夜春宵》、《是我错》、《吴山点点愁》等。上海解放后,在1年多的时间里演出了17个新剧目,其中有《吕布与貂蝉》、《东王杨秀清》、《袁世凯》、《待郎归》、《秦淮月》、《十一郎》等。1950916日起,迁至卡尔登戏院,演出了《鸳鸯剑》、《粉墨生涯》、《信陵公子》、《玉面狼》、《巾国英雄》、《西厢》和现代戏《白毛女》、《明天更美丽》、《千军万马》等。其中《信陵公子》连演138天,共256场,观众达233 962人。1952720日,演毕最后一场《西厢记》后,全团参军,编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1953年赴朝鲜前线演出8个多月。1954年根据周恩来指示返沪,编入华东戏曲研究院成为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

  春光越剧团  成立于1949817日,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民间职业剧团。团长为尹树春,领衔演员为小生尹树春,花旦姚素贞,老生钱鑫培,小丑梁小巧。初演于国光剧场。1950年,演出阵容作了调整,开始了以尹树春、李慧琴(花旦)、田振芳(老生)为首的长期合作演出局面。剧务部主要编导有陶贤、金刚、吴翼、郑传鉴,作曲王元坚、冯九经,舞美设计张坚安。当时,其他比较主要的演员尚有:裘大官(大面)、潘笑笑(小丑)、金宝花(小生)等。演出多以新编剧目为主,主要剧目有《花亭会》、《吕布与貂蝉》、《西厢记》、《白罗衫》、《望江亭》等。195310月至1956年春,演出于九星戏院。在1956年春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被市文化局批准为国营剧团,经济上自负盈亏。1956630日至715日,在丽都戏院演出的《玉蜻蜓》是该团离沪前的最后一次演出。195682日,去甘肃兰州支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兰州市越剧团。

  复兴越剧团  成立于1950年初,是一个集中越剧男班演员、实行男女混演的越剧团,团长邢月芳(女小生)。主要演员有:女演员邢月芳、邢竹琴、潘笑笑、胡少鹏、筱素娥和男演员童正初、盖月棠、叶兆奎、尹汉斌、王小楼、汪乘龙等,编导人员有林健、斐冲、孟舜、斯洪等。195021日,在复兴中路复兴剧场作建团演出,首演剧目日场《三看御妹》、夜场《血滴子》。217日,移师虹口海光剧场,619日,转至解放剧场演出,直至630日歇演。在首期演出的5个月里,共上演了30多出戏。所演剧目,既有剧本戏,又有幕表戏;既有《分玉镜》、《百花台》、《化缘认妻》等传统老戏,又有《豹子头林冲》、《风尘双侠》等新编历史戏及《王贵与李香香》等现代戏。其中由斯洪编剧、孟舜导演的《豹子头林冲》,在参加1950年上海市戏曲改造运动春节演唱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950年下半年,剧团停演,邢月芳、邢竹琴等女演员离去。是年冬,开办了艺训班出新越艺社,招收了108名女青年进行培训。1951年夏,剧团在培养接班人的同时又进行第二期演出,支维永、周剑鹤等男班艺人和余彩琴、梅月楼等女演员加入。先于630日至76日,在亚蒙戏院演出了《筱丹桂之死》以配合“镇反”运动。8月份,剧团先后在国光剧场和梅园戏院演出。1951年秋,剧团因在上海营业不佳而去浙江城镇演出。1954年,剧团在嘉兴落户,后成为国营嘉兴市越剧团,为越剧男女合演作出了贡献。

  新新越剧团  1950218日,在同孚大戏院成立。头肩花旦许金彩任团长,头肩小生陈佩卿、头肩老生钱秀灵、头肩小丑屠笑飞任副团长。挂牌演员尚有:王爱琴、尹小芳、王忠芬、邢月憔、陈月莲、陆福奎、童莲芳、赵爱娟等。首演剧目为《第二代》。1951年上半年,屠笑飞、陈佩卿、王爱琴、王忠芬等离团参加浙江省实验越剧团后,许瑞春、陈佩君等加入。许为头肩老生兼副团长,陈为头肩小生。之后,该团赴天津演出了半年多。1952年春,许金彩离团加盟芳华越剧团,陈佩君亦离去。尔后,高剑琳加入,任头肩小生兼团长,又暂借芳华越剧团青年花旦李金凤来顶替头肩花旦。1952129日,曹玉珍加入任头肩花旦。自此形成了高剑琳、许瑞春、曹玉珍3人长期合作主演的局面。剧务部成员有编剧江上青、言渊(言秋士),导演田野、林笛,技导文谷,作曲王元坚(兼职),舞美设计云飞(兼职),基本演出场所为市中心的永安戏院。演出剧目有《宝莲灯》、《万花楼》、《贾宝玉与林黛玉》、《秦香莲》、《家》等。《秦香莲》则是该团反复上演的保留剧目。在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中,许瑞春在越剧《屈原》中饰演靳尚一角,获表演三等奖。在1956年初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剧团被批准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195611日,在中国大戏院演出《秦香莲》后,于15日离沪赴西安支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西安市越剧团。

  合作越剧团  成立于1950212日。由原云华越剧团部分人员作班底,徐天红任团长。演出由徐天红(老生)、戚雅仙(花旦)领衔。其他主要演员有小生赵雅麟、高剑琳,花旦筱水招,小丑丁兆丰,老旦魏兰芳,大面茅胜奎等。蓝流、韩义主持剧务部。218日(农历年初二),在恩派亚大戏院开锣,首演剧目是《儿女情仇》(凌云编,云飞导)。3月,赵雅麟离去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小生焦月娥加盟。自19502月至8月,为剧团初创阶段,排演了《儿女情仇》、《小寡妇》、《满城风雨》、《残花败柳》、《十里洋场》、《断肠红》、《雁归来》、《大墙门》等8部戏。演出期间,又拍摄了由中国电影实验工厂摄制的彩色越剧故事片《石榴红》,蓝流、韩义编导,徐天红、戚雅仙主演。歇夏后,徐天红退出参加芳华越剧团,由戚雅仙继任团长。其时,编剧红枫、老生陈金莲等加入。101日,上演了红枫编剧、沈默导演,戚雅仙、高剑琳主演的《龙凤花烛》,大受观众喜爱,连续演出205场。19512月,演员高剑琳、焦月娥,编导蓝流、韩义等相继离去,小生毕春芳加盟,开始了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三人长期合作演出的局面,直至1966年。剧务部由红枫主持,成员有编剧傅骏,导演金风、李卓云、孔敏,作曲贺孝忠,舞美设计朱一秋,技导王世袭。此外,长期在团兼职的还有作曲刘如曾、技导方传芸等。剧团原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民间职业剧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后,被上海市文化局批准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1958年,剧团由市下放到区,先属新成区,后归静安区。剧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戏改”政策,编演了不少受群众欢迎的好戏。代表作有古装戏《血手印》、《林冲》、《王老虎抢亲》、《玉堂春》、《琵琶记》和现代剧《红色医生》等。在排演现代戏《祝福》和《红色医生》时,主创人员还去绍兴和甘肃省藏区深入生活。《王老虎抢亲》还由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录音,摄制成彩色越剧艺术片。《林冲》曾为班禅副委员长作招待演出。195610月,剧团赴京演出,周恩来总理曾亲临剧场观摩,并在后台接见演职人员。剧团又先后到江苏、浙江、北京、甘肃、宁波、内蒙等20多个省市巡回演出。戚雅仙和毕春芳,在长期的艺术合作中,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戚雅仙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中,因扮演《屈原》剧中的婵娟一角,获得表演一等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中止演出,1972年解体。

  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1950412日成立,由原雪声剧团26人及云华剧团10人为基础,调集了部分新文艺工作者和干部组建而成。成立时全团有52人,直属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伊兵任团委会主任,刘厚生、钟林任副主任,袁雪芬任团长,黄沙任副团长,凌映任教导员,钟泯任编导队长,吴小楼任演员队长,陈捷任乐队队长。19513月,剧团归属华东戏曲研究院。是年81日,东山越艺社大部分成员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袁雪芬兼任团长。任命范瑞娟、傅全香为副团长,凌映任秘书主任。主要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陆锦花、魏小云、吕瑞英、金采风、陈少春等。该团是建国后华东地区第一个国营戏曲剧团。领导赋予的任务是,要在戏曲界的“戏改”中起典型示范作用。剧团成立后即下工厂、农村和部队演出。创作排演了《柳金妹翻身》、《父子争先》等现代剧。对传统剧目《借红灯》进行推陈出新。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参加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厢记》、《盘夫索夫》、《打金枝》、《技术员来了》等剧目,均获得了多项奖励。《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拍摄成彩色越剧艺术影片。1954年初,前身为玉兰剧团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划归华东戏曲研究院建制,成为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胡野檎任团长。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文娟、丁赛君、徐慧琴、钱妙花、周宝奎等。该团演出的《西厢记》和《春香传》,亦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获得了多项奖励。1955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撤销,在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一团、二团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越剧院。

  合众越剧团  1951430日建团,小生演员焦月娥任团长,旦角演员小傅全香(薛莺)任副团长。1952年下半年,老生演员任伯棠加盟,任副团长。主要丑角演员是沈红笑。1952年,小傅全香离去,由汪秀珍任头肩花旦。1955年,汪秀珍离去后,由徐逸秋继任。该团正式挂牌的首演剧场是乍浦路桥的光陆大戏院(现为曙光剧场)。首演剧目《李三娘》。该团成立期间,先后编演过《红孩儿》、《红须剑侠》、《珍珠衫》、《红楼梦》、《钗头凤》、《斩皇子》,以及大型现代剧《全家福》、《东风解冻》等剧目,代表作是大型神话剧《虹桥赠珠》。该团创建时靠焦月娥、小傅全香等几名主要演员,自筹资金人民币300元起家,以演出的剧场为团部,没有固定的主创人员,实行编导、作曲、舞美设计一戏一聘。舞台技置均由剧场负责,按戏承包。演出服装,除主要演员自备外,其余配角、龙套等基本服饰与布景道具,均向专业店按戏租用。对在团的正式演职人员,分主、次,按不同档次的票薪分拆。1956年,该团被批准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自此,不断提高演出质量,吸收知识分子进团,开始有了固定的主创人员,有编剧李惠文、林野,导演张开程,作曲马凯音,舞美设计施云飞等。1957年,当该团尚属江宁区分管阶段,曾招收过演员、伴奏等学员20多人。1960年初,因天鹅越剧团的大部分人员被调往北京冶金工业部文工团,该团也抽调部分业务骨干同去。又因当时徐汇区没有越剧团,经有关领导提议,以合众越剧团为基础,充实因故不能去京的原天鹅越剧团成员,如筱月英、贾舜华、筱天红、袁雪琴、王燕飞等,两者合并,划归徐汇区所属,并由当时的市文化局徐平羽局长提议,改名为春泥越剧团。

  天鹅越艺社  1951年马赛提出组团设想,由马斐、章策、连波、张莹、丁赛君、郑忠梅等酝酿筹建,因常聚在天鹅阁咖啡馆商谈,加上原定首演剧目是改编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故取名为天鹅越艺社。1952223日(正月初一),经市文化局批准,该团正式挂牌首演于九星大戏院,首演剧目因故改为根据郭沫若话剧本《屈原》改编的《楚宫怨》。该团首任团长郑忠梅,副团长马斐、袁惠民,剧务部成员有马赛、章策、马斐、狄弥(孙了红)、德甫(连波)、张莹。台柱演员为丁赛君(小生)、筱月英(花旦)、郑忠梅(老生)。1953年秋,因丁赛君、郑忠梅离团,经团委会推选决定由章策继任团长,筱月英为副团长。1954年,该团因去萧山演出,改名为“天鹅越剧团”。此后,陆续有毛玉棠、丁苗芬、陈琦、曹玉珍、孟莉英、王玉春等先后加盟。该团成立时定下的宗旨是“改制、改人、改戏”。代表作有《嫦娥奔月》、《孔雀东南飞》、《钗头凤》、《蝴蝶杯》等。演出的基本剧场在卡尔登戏院(长江剧场)。1960年初,以该团为基础,并入光明、合众、出新越剧团的部分人员,调往北京,改名为冶金工业部文工团。

  振奋越剧团  成立于1953年春。1952年下半年,在袁雪芬的建议下,把离开舞台多年的女子越剧前辈演员组织起来,成立剧团进行演出。通过邢月芳的牵头筹备,聚集了20多名演员,5名乐队,2名剧务和一些舞台工作人员共34人。推选屠杏花为团长,邢月芳、王杏花、魏素云为副团长,竺素娥、小白玉梅担任艺委会正、副主任。剧团定名为“振奋越剧团”,寓有“振作奋发”之意。主要演员有小生竺素娥、邢月芳,花旦王杏花、赵瑞花、小白玉梅,老生许菊香,小丑陈呆呆、黄笑笑等。编剧朱善胜(白浪)。1953214日(农历年初一)起,开演于大众剧场,首演剧目是《沉香扇》。该团演员很多是绍兴文戏时期的著名演员,平均年龄40岁。演出剧目和演出形式以继承传统为主,如演出剧目大都是经挖掘整理的“骨子老戏”《碧玉簪》、《百花台》、《沉香扇》、《玉蜻蜓》等。演出采用一桌二椅的守旧形式。开始阶段演出大多没有剧本,而是“肉子加路头”。剧团在50年代中期上海越剧界整理传统剧目中,发挥了特长,挖掘整理演出了不少传统戏。保留剧目有《赖婚记》、《叶香盗印》、《盘夫索夫》、《箍桶记》、《秦香莲》等。上海越剧院的保留剧目《盘夫索夫》、《碧玉簪》等的整理,亦参考了该团的演出本。1956年改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1958年,剧团下放到提篮区。是年10月经区人民委员会决定该团与“艺华越剧团”合并,改名为“东风越剧团”。1960年夏,上海市文化局决定,将屠杏花、王杏花、竺素娥、小白玉梅、许菊香、陈呆呆、钟云香、李艳初等8位老演员调到上海越剧院学馆任教。其后,提篮区并入虹口区,该团即归属虹口区。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解体。

  飞鸣越剧团  1953年由陆锦娟创建,并任团长。同年813日,在苏州市新艺剧院挂牌公演,打炮戏是《牛郎织女》。1954年~1955年间,晨光、光明越剧团先后解散,部分主要演员加盟“飞鸣”。挂牌的主要演员有:小生陆锦娟,花旦李蓉芳,老生沈爱莲、胡凤英,小丑何笑笑,大花脸吕胜奎等。主要业务人员有编剧盛燮、李惠康、肖维璋、陈芎,导演袁浩,作曲潘祖德(伟异),舞美设计陈必华、技导叶琴芳、孙江林等。1956年,改为国营剧团,经济上自负盈亏。19587月,交虹口区管理。以后曾二次进行整团改选,沈爱莲、何笑笑先后任团长,全团在编47人。演出了《三请樊梨花》、《墙头马上》、《智审泥神》、《啼笑因缘》、《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剧目60余个。其中《啼笑因缘》影响较大,陆锦娟也因此成名。根据关汉卿所作《魔合罗》改编的《智审泥神》一剧,被选拔参加上海市1959年戏剧戏曲会演,受到好评。19605月,以坚持三下(下厂、下乡、下部队)、以创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演出质量和勤俭办团等事迹,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系统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市“三八”红旗集体。为了后继有人,汇同东风越剧团和大众滑稽剧团合办虹口区专业剧团学馆,培养下一代。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迫停演。至1971年底正式解体。

  上海越剧院  前身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1955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随着华东行政区的撤销而结束。院属两个越剧团和院部部分干部、艺术专业人员,组建成上海越剧院。袁雪芬任院长,胡野檎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胡野檎被任命为副院长,张成之、吴琛被任命为院长助理(196210月,吴琛升任副院长)。初设机构有办公室、文学组、导演组、音乐组、美术组和两个演出团。主要艺术创作人员有编剧徐进、庄志、成容、邵慕水、陈羽;导演吴琛、黄沙、钟泯、陈鹏、朱铿、石景山、韩义;作曲陈捷、顾振遐、薛岩、项管森、高鸣、杜春阳、周茂恒;舞美设计苏石风、顾大良、陈利华、黄子曦等;一团主要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陆锦花、吕瑞英、金采风、陈少春、魏小云等;二团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文娟、丁赛君、周宝奎、徐慧琴、钱妙花以及徐天红等。

  1958年,剧院扩充,机构调整,原院部组、室改置为办公室、创作室、艺术室和舞美工场。2月,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大部分师生划归剧院,成立学馆,并于19596月,改组成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1960年春,市文化局直属的上海市青年越剧团(前身为原邑庙区的和平、光荣越剧团合并而成)划归剧院,组成三团。19604月,以范瑞娟、傅全香为首的一团奉调赴京,组成北京越剧团。1961年初,北京越剧团撤销,全团回归剧院。

  文化大革命中,剧院受到严重破坏。1973年,改为上海越剧团,1979年,恢复剧院建制。袁雪芬任院长,张成之任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吴琛任副院长兼总导演,徐进任副院长。院部设办公室、政治科、创作研究室、美术组及舞美制作工场。下辖两个演出团和一个学馆。一团为男女合演团,主要演员有吕瑞英、金采风、刘觉、史济华、张国华等;二团为女子越剧团,主要演员有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陆锦花等。1983年,学馆改为三团,主要演员有赵志刚、许杰、陈颖、张承好、胡敏华、李萍等。

  1984年底至1985年初,剧院调整领导班子和机构。原院领导退居二线,袁雪芬任名誉院长,吴琛、徐进任艺术顾问。吕瑞英任院长,纪乃咸任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刘觉、卫震华任副院长。院部设院长办公室、总支办公室、创作室、艺术研究室、教育辅导部、电视部、美术组及舞美工场。下辖一团、二团(后改名红楼剧团)和男女合演的三团。

  1986年,市文化局决定红楼剧团为全局剧团体制改革试点团。在名称不变、建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扩大演出、人事、经济方面的自主权,与院部签订了试行期2年的合约。

  198810月,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学员进入剧院,组成了青年剧团。

  1988117日,剧院领导班子及机构再次调整。袁雪芬继任名誉院长,卫震华任常务副院长,纪乃咸任党总支书记,薛允璜任副院长,尤伯鑫任院长助理。接着全院进行体制改革,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称评聘(包括红楼剧团)。19898月,红楼剧团与泰国正大集团汕头投资有限公司实行联营,期限3年。1990年青年剧团并入红楼剧团。

  1993年夏,剧院进行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机构与领导班子再次调整,卫震华任院长,尤伯鑫任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薛允璜、丁志愿任副院长,下设红楼、明月两个演出团。院部设置办公室、艺术室、艺术研究室、教育辅导室、美术工场、组织人事科、财务科、总务基建科等科室和越友酒家、红楼实业娱乐公司等“三产”单位。

  1995年夏,剧院领导班子及机制有所调整,改院长负责制为总经理负责制。丁志愿任总经理,尤伯鑫任党总支书记兼副总经理,薛允璜任副总经理,贺平任党总支副书记,胡越任艺术总监。增设演出管理部,撤销教育辅导部,原美术工场改为舞美设计制作部,原艺术室改为艺术创作部,原总务基建科分为行政科和基建科。

  2001年,剧院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委托管理。剧院拥有四十多位具有高资质的编、导、音、美、演人才。演出实体有女子越剧的红楼团、男女合演剧团及青年团(筹),汇集了钱惠丽、单仰萍、黄慧,方亚芬、陈颖、章瑞虹、华怡青、许杰、孙智君、王志萍、张承好、章海灵、张永梅等一批英才好角与高足新秀及近几年崭露头角的杨婷娜,王清、盛舒扬、吴群、张宇峰、李旭丹,樊婷婷等一批优秀新生代演员和李莉、孙虹江、朱立喜、谢同妙、张豫美、黄耘瑛等编、导、音、美人才。

  剧院自建立以来,贯彻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方向,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指引下,40余年来,创作(包括改编、整理、移植)演出的传统剧、历史剧和现代剧剧目300多出,其中,除《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红楼梦》被公认为剧种的代表作外,尚有《春香传》、《追鱼》、《情探》、《打金枝》、《盘夫索夫》、《碧玉簪》、《十一郎》、《三看御妹》、《金山战鼓》、《则天皇帝》、《九斤姑娘》、《北地王》、《孔雀东南飞》、《李娃传》、《西园记》、《凄凉辽宫月》、《血染深宫》等优秀保留剧目和《技术员来了》、《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第十二夜》等男女合演的实验性、探索性剧目30多出。内中部分剧目,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和上海市历届戏剧会演、戏剧节、艺术节上,获得剧本、导演、表演、音乐、舞美和演出等各项奖励。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情探》、《碧玉簪》、《追鱼》、《祥林嫂》等剧目,被摄制成电影。《西园记》、《孟丽君》、《打金枝》、《彩楼记》、《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情探》、《凄凉辽宫月》、《三看御妹》、《李娃传》、《秦淮烟云》等剧目,则先后被摄制成戏曲电视片和录像片播映。

  剧院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除经常在本市剧场公演外,还不定期地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及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又多次晋京参加国庆献礼演出,并为苏联、蒙古、朝鲜、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印度、印尼、缅甸、阿富汗等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党政代表团招待演出。为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剧院先后赴民主德国、苏联、朝鲜、越南、日本、法国、泰国、新加坡、美国、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和商业性演出。

  为了培养越剧事业接班人,剧院从1950年冬开始,多次向社会公开招收学员,采用随团学习、举办训练班、开设学馆和到高等艺术院校进修等多种形式,培养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等各类专门人材。

  上海市青年越剧团  1958年冬成立,由邑庙区所属的和平、光荣两越剧团,在整风运动后期调整合并而成。全团60余人,演员均为3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团长张金花,副团长何明珠。区文化局派干部张士林任政治指导员,卢时俊任艺术指导员。主要演员有小生陈琦,花旦张金花、应菊妹,老生王金萍等。剧务部成员有编导陶贤、王一明、赵羽,作曲张大森,舞美设计徐国庆等。新编了《荀灌娘》、《借势剑》、《白罗衫》、《花亭会》等剧目,在中华、解放、大同等剧场演出。19598月,全团上调,直属上海市文化局领导,任命陶影为团长,张士林为副团长。聘请京剧老演员赵君艳、陶德康对演员教授身段、武功。排演了《打金枝》、《武松杀嫂》两剧,参加12月举行的上海市青年演员汇报演出。在《打金枝》剧中饰演郭暧的陈琦、饰唐皇的王金萍,和在《武松杀嫂》剧中饰演武松的武雅芳、饰演潘金莲的张金花,均获奖。196024日,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示,该团划归上海越剧院建制,改名为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三团)。

  奉贤县越剧团  前身为新华越剧团。19522月,在太仓县城乡镇新华戏院成立,全团30多人。19555月到奉贤,县文教科对该剧团进行登记,并改名为奉贤县新华越剧团,后改称为奉贤县越剧团。先后上演了《三看御妹》、《梁山伯与祝英台》、《唐伯虎》、《追鱼》、《金水桥》、《三请樊梨花》、《杨门女将》、《劈山救母》、《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琼花》、《红灯记》等近百台传统戏和现代剧目。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散。

  川沙县越剧团  19555月,由原在川沙演出的浙江省德清县新民越剧团改组而成。1956年~1958年,共整理、演出《双珠凤》等60多个传统剧目。1958“大跃进”期间,开始排演《山村新媳妇》等现代剧目。1963年以后,演出现代戏的比重逐渐增加。1966年上半年起停止演出,19714月解散。

  松江县越剧团  19559月成立。前身为三庆越剧团,初称松江县三新越剧团,后易名为松江县越剧团,由小生赵世祥领衔演出。初期有30余人,最多时有80余人。主要演出传统剧目。1956年,排演《十五贯》,参加专区专业剧团会演。19717月解散。197812月重建,次年1月恢复演出。1985年又解散。

  南汇县越剧团  196012月建立。初为“实验越剧团”,196212月,正式建立南汇越剧团,团员60人,为集体所有制。1963年~1965年相继演出《雷锋》、《杨立贝》、《夺印》、《年青的一代》、《丰收之后》、《一家人》、《南海长城》、《智取威虎山》等69台现代戏。《党的生活》、《支部生活》等党刊专题刊登了《剧团虽小志气高》的文章,表扬该团坚持下乡下厂,演现代戏的革命精神。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团解散。19797月,剧团恢复,由青年徐派小生徐持平领衔。在市区演出《莫愁女》,连演7个月,场场客满,电视台为该剧全场录像。此后相继演出《鸳鸯剑》、《柳玉娘》、《红楼梦》等。20多年来的演出活动,遍及本市各县和市区大小剧场,以及江苏、浙江两省的安吉、湖州专区、苏州、盐城等地区,共演出各种剧目94个。1989年,又解散。

  崇明县越剧团  19649月,由进化、进艺两个越剧团合并组成。进化越剧团,195010月,建于浙江省湖州市,全团40人左右,195410月,到崇明县演出,次年3月,改为崇明县进化越剧团,属集体所有制。195810月,现代戏《钢铁女儿》参加南通专区戏曲会演。1959年,现代戏《红色的种子》第一至第三场参加上海市青年会演。

  进艺越剧团,19518月,建于江苏省常熟市,19555月,到崇明县演出,12月,改为崇明县进艺越剧团,属集体所有制。19592月,历史剧《唐一岑》参加上海市戏剧会演。

  崇明县越剧团初建时,有演职员60余人,以演出现代戏为主。19709月,剧团解散。19801月重建,以演出古装戏为主。1985年,又解散。

  虹口越剧团  成立于1979年,全团有演职员70人。前身为飞鸣越剧团和东风越剧团。19792月,以虹口区越剧演出队名义,开始演出《见姑》、《赠塔》等选场和《九斤姑娘》等折子戏。主要演员有小生陆锦娟、朱惠芳、筱一峰(特邀)、尹美娣、丁育之,花旦李蓉芳、张蓓丽、程心如、陆苏美、王美芳、刘丽明,老生沈爱莲、刘艳芳、孙菊琴,小丑何笑笑、钱飞英等。主要业务人员有:编剧盛燮,导演谢洪林,作曲金笳、潘祖德(伟异)、梁国祥,舞美设计陈必华、吴国梁等。同年6月起,演出了《狸猫换太子》、《云中落绣鞋》、《山河恋》、《盘妻索妻》等剧目。197910月,定名为虹口越剧团,属国营性质,初任团长为李明。其后,尹派传人尹小芳和编剧陈曼受邀加盟。区政府为剧团特聘尹桂芳作艺术顾问,又特请了昆剧前辈郑传鉴,上海戏剧学院舞美教授徐渠作艺术指导。1982年春,开排了《沙漠王子》,并公演于中国剧场和群众剧场,连满60场,观众达84 079人次。为让尹小芳边演边传,此后又演出《张羽煮海》、《浪子成龙》等剧目。

  虹口越剧团注重人才的开发。1982年底,青年演员肖雅、韩婷婷、王晓莹等,从上海市戏曲学校越训班结业返团,又通过前辈们的传带,脱颖而出。在1984年、1986年,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汇演大奖赛和1988年全国青年越剧演员大选赛,以及上海市青年演员会演等艺术评比中,多次获奖,成为越剧界新秀。自1985年夏起,她们挑起大梁,当了剧团的台柱。19891月,应邀赴香港参加葵青区第二届艺术节交流演出。肖雅专攻尹派,韩婷婷师承范派。除她们各自继承流派艺术而先后搬演《沙漠王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优秀剧目外,又排演了根据莎士比亚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天长地久》和根据琼瑶原著改编的《一枝梅》等剧目,使她们在观众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肖雅、韩婷婷各自分别进行了演唱艺术专场演出,颇受观众欢迎。韩婷婷又获第四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1994年、1996年,与上海电视台相继合拍了4集电视剧《蝴蝶的传说》,和3集电视剧《金缕曲》。200524日,在虹口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上海虹口越剧团转制为以明星为号召的民营股份制公司——韩婷婷文化艺术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剧团从成立以来,演出大型剧目40余个,其中《沙漠王子》、《盘妻索妻》先后各由三代人演出,既保留了剧目,又培养了人才。继任团长有王钧全、尹小芳、都丽芳、韩婷婷等。

  卢湾越剧团  1978年底,以原少壮越剧团为基础,吸收原春泥、出新、青山越剧团的部分人员,筹建为卢湾区越剧演出队。于1979314日,组建成卢湾越剧团,属国营性质。共有演职人员80名,张云霞(花旦)任团长,范迪声(编剧)、筱月英(花旦)任副团长。主要演员有:小生邵文娟、刘丽华,老生魏梅照、俞少鹏,小丑张小巧、单林英。主要业务人员有:编剧张光楣、徐丽金、乐秀琴,导演贝凡、谢文芳,作曲唐惠良,舞美设计仲美、熊发根。

  该团组建时的首演剧目,是原“少壮”的保留剧目《碧玉簪》。到1992年底,共上演了42个大型剧目,其中有张云霞的代表作《春草》、《貂蝉》、《李翠英》、《游龙飞凤》;筱月英等主演的《沉香扇》、《孔雀东南飞》、《女中郎》,还有徐派名剧《是我错》和范派的《红楼梦》,以及以丑角为主的《双狮宝图》等。

  该团的经济虽是自负盈亏,但创作态度严谨,注重社会效果。曾编演了反映书法家王羲之锐意进取,勤奋好学的古装戏《玉鹅恋》,歌颂生母养母一样亲的古装伦理悲喜剧《金殿让子》,描写台湾同胞渴望回归祖国的大型现代剧《相思曲》等。

  19828月,筱月英、邵文娟应邀参加香港市政局举办的首届中国戏曲节,与香港越剧票房同台演出《棒打薄情郎》。19848月,部分演职人员携带《沉香扇》、《真假太子》,再次应邀赴港参加汇演。最后一任正、副团长为文忠山、范迪声,张云霞、筱月英为名誉团长。19951月,该团并入国泰文化经济发展公司,更名为国泰越剧团。

  静安越剧团  成立于19801月。前身为原合作越剧团,属国营性质。团长戚雅仙,副团长毕春芳。建团时吸收了部分其他剧团的演职人员,并把1962年结业于静安区戏曲学校越剧班的周雅琴、朱祝芬、杨文蔚、宇红等人员,调回剧团,红枫、傅俊、金风、李卓云等创作人员,也相继调回,基本上保持原合作越剧团的艺术力量。建团后,除恢复演出合作剧团时的优秀剧目外,还新编了《光绪皇帝》、《玉蜻蜓》、《卖油郎》、《花为媒》、《教师日记》等古装戏和现代戏。《玉蜻蜓》在1981年,上海市首届戏剧节中,获作曲奖(贺孝忠作曲)和演奏奖,杨文蔚获表演奖,周雅琴、朱祝芬,获青年演员奖。为了培养接班人,剧团于1980年冬,招收了16岁左右的初中女生,送到上海市戏曲学校培训年余,回团后作为新生力量登上舞台,其中的金静(戚派花旦)、董蓓芬(毕派小生),已成为剧团的后起之秀。金静还获得1984年首届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三等奖。1986年,杨文蔚、周雅琴获得了全国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优秀演员奖。1985年和1994年,两次应邀赴香港参加戏曲节。戚雅仙、毕春芳退休后,继任团长先后有王金勃、张家雄。


上一篇:第四节 民营和业余团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