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营和业余团体
卢湾青年越剧团 其前身是卢湾区小百花越剧团。1986年由卢湾区文化馆创办,原越剧演员、文化馆馆长宋九经任团长。剧团从基本功训练着手培养演员,使得这支团队在创建伊始便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准专业”基础。一年后,这些“准专业”演员上台演出了原创大戏《姻缘错》。1995年由卢湾区文化馆冯芳芳接任团长,剧团更名为“卢湾青年越剧团”。2000年,卢湾区文化馆建成,并在馆内附设了白玉兰剧场,从此越剧团有了自己专属的排练场地和剧场。如今,卢湾青年越剧团已是人才荟萃,成为上海业余越剧团里最为“专业”的一个剧团。20多年来,剧团排练上演了《剑笔情》、《姻缘错》、《明月重圆》等一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原创剧目。还相继排练上演了越剧经典剧目《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双狮宝图》、《蝴蝶梦》等大型古装戏和折子戏近六十部。该剧团不但成为了卢湾区群众文艺的一张特色名片,更是以“青春美、艺术美”之誉成为上海市业余越剧团队中佼佼者。
上海肖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3年9月2日,由越剧尹派传人、著名越剧演员等投资的以越剧艺术为主导,兼营相关文化艺术项目的有限责任制艺术公司。其前身为萧雅自筹资金,于2002年6月6日成立的上海第一家民营越剧团——上海萧雅艺术工作室,并排演了首部大型原创古装越剧《状元未了情》,该剧在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首演获得成功。公司以现代文化企业制度为事业发展基础,以弘扬传统越剧尹派艺术为己任,对各种戏剧艺术门类、表演流派兼容并蓄、树立唯美、标新、求真的艺术特色、在传承越剧优秀表演艺术的同时,力求在艺术创作、市场开拓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成立以来还排演了大型新编越剧《何文秀传奇》、尹派名剧《盘妻索妻》、《秋海棠》、《巡按斩父》、《绿林奇缘》、《碧玉簪》、《花为媒》等。
上海韩婷婷文化艺术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在虹口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上海虹口越剧团转制为以明星为号召的民营股份制公司——韩婷婷文化艺术传播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2月4日成立。公司成立后排演的第一个大戏:袁雪芬、范瑞娟版交响越剧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还相继举办过〔弦越〕——弦乐四重奏伴奏越剧经典唱段演唱会和《雅歌春韵》越剧演唱会等演出。2008年韩婷婷成立民办非盈利机构:上海兴越公共文化管理服务中心,自2008年6月对上海淮海中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以戏曲和非遗文化作为品牌特色服务中心,中心建筑面积共3583平方米,其中室内面积3069平方米,屋顶运动场514平方米。截止2017年共获得市级奖项73项,区级奖项51项。中心于200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创建了包括“五月粽飘香”、“‘遗风馀韵’非遗文化社区行”、“文话E讲堂”、“幸福淮海周周演”、“白领午间课堂”、“五送”等在内的多项文化品牌,是一个以戏曲为主、文化形式多元化发展、服务商务楼宇白领、社区居民、辖区学校、驻区单位的基层群文活动中心。
静安青年越剧团 静安区文化馆创办,成立于2008年12月27日。由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毕派创始人毕春芳先生为艺术总监,越剧表演艺术家戚雅仙先生的关门弟子静安区非遗传承人邹红任团长,艺术指导由戚毕大弟子朱祝芬、杨文蔚,上海越剧院宋惠玲,原静安越剧团乐队鼓板叶家桢、主胡曹永兴等多名老师担任,团员来至社会各界青年人士。剧团每周开展基训教学,以“戚毕”流派为主要教学传承,弘扬和推广“戚毕越剧流派表演艺术”的发展。剧团成立后,为迎接上海世博会,创作了越剧开篇《静安・最美》,以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展现上海市民喜迎世博的欢乐心情;原创越剧小戏《湖丝情》,参加上海市“新人新作”群文原创节目展评展演,获得“新人新作”奖;原创越剧表演唱《七仙女看世博》参加上海电视台《百姓戏台》栏目的拍摄,并参加上海市第三届“乡音和曲”越剧比赛,获得团体表演银奖。剧团在静安区文化馆群文辅导部主任邹红老师的带领下,还每年参加市、区各类的文艺赛事演出活动,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