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各种类型的演出

一、剧场演出。

  在上海解放前越剧的演出,完全是受剧场老板的雇用,演职人员的工薪由老板付给,班社对营业的好坏不负经济上的责任。上海解放初期,各越剧团体挣脱老板控制,组成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姊妹班”。尤其雪声、东山、玉兰等大型越剧团,为期半年或一年地与剧场签订演出合约,确定演出收入的分成比例。同时,为确保剧场收入,剧场对剧团规定最低营业额的限额,如低于限额,剧团则减少分成。50年代起,剧团与剧场分成比例,则统一由文化主管机关规定,票务由剧场负责,并组织观众,收入分成按规定比例,支出费用实行公提。一般市区正规剧场演出七三分成,剧团得70%,剧场得30%。费用公提:广告、海报、宣传品按七三负担;水电、冷暖气费各半承担;热水由剧团负担。剧场规定剧团合成排练、彩排及装拆台时间,超过剧场规定时间用舞台,所有水、电、冷暖气、用台场租,均由剧团负担。市区剧场亦有不按分成而按场租计算的。如:市府礼堂、大世界游乐场、文化广场等,营业收入归剧团,费用由剧团支付,剧场收场租。

  二、本市俱乐部、文化馆、文化宫、边区等剧场演出,收入分成剧团提高为80%,剧场得20%,费用公提同市区剧场。但有的剧场考虑到剧团等级规格或有较高知名度的演员,营业情况好和票价较高,就自愿减少剧场分成或承担较多的费用。

  三、到外省市巡回演出,大城市剧场一般按七五、二五分成,县城为八二分成。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区剧团在上海市区剧场演出,大幅度减少。剧团到外地巡回演出,县城剧场及省市剧场大都实行包场计算,但剧场压低包场费,发给剧团演出人员伙食补贴,甚至住宿补贴、车旅费等,实质上是将部分公款转给个人。

  四、下基层单位营业性演出,如:工矿企业等有附设礼堂,由工会组织售票或包场,大致上参考俱乐部演出分成或包场费。

  五、到郊区农村演出,文化大革命前深入到公社礼堂,甚至到生产大队。公社礼堂售票较少,大都是包场,售票一般与俱乐部相同。

  六、小分队形式演出,票务由剧团自理。

  七、下部队演出,基本上实行包场计算。

  八、在非正式剧场演出的晚会、慰问、招待演出、政治任务等,根据剧目大小、演员级别、演出任务性质而定。有按演出收入标准补贴,或由组织单位给予象征性补贴。

  以上各种营业性演出收入情况和形式,文化大革命以后,特别是80年代后,如到俱乐部、文化宫、下农村(镇、村)或下部队等演出基本上已不存在了,政治任务性质的慰问、招待也极少,剧团演出场次大大减少。文化大革命以前,如上海越剧院三个团每年要演出近八九百场,如1960年演出1 112场,最多一年1958年,演出1 708场。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均在600场左右,而后逐步减少至300多场。

  1988年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来的文化也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原本比较单一的文化娱乐的样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导致戏曲艺术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比例下降了不少,于是就发生了“戏曲不景气”状况。这种不景气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的趋势,且不可逆转。剧团演出门售越来越少,剧团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通常剧场只收场租,剧团需要自己去推销戏票。于是,出现了一些不属于剧场和剧团的经纪人,这些人都和工矿企业基层工会有密切联系,组织观众,推销戏票,从中取得一定的“收益”,剧场、剧团也由此得益。票务经纪人这一职业就应运而生。剧团的戏票大都交由他们去推销,票款按比例分成,甚至经纪人还可承包全部戏票,他保证剧团固定的票务收入。为此,不少剧团都采用这一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剧团的业务建设上去。由于越剧演出在上海不断减少,而江浙一带对上海越剧情有独钟的观众不在少数因此剧团很重视对江浙一带的演出,专门成立演出营销部门,以面对外省市的演出市场,除以上演出形式外,还有包场演出、下基层的公益演出,以及在非正式剧场演出的晚会、慰问、招待演出和指令性演出等形式。

  1997年后随着新千年的到来,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市场也呈现出了日益繁荣的趋势,其中最显著的是各类型演出场所数量的增加。十余年间上海各区县涌现了如奉贤剧场、卢湾文化馆、长宁艺术中心、浦东新舞台等众多群众艺术场馆,同时上海大剧院、艺海剧院、宛平剧院、话剧艺术中心、东方艺术中心等现代化剧场的营建和运营更丰富了市内专业演出场地,这不仅满足了区县观众的观赏需求,同时提升了院团演出条件,也促使院团创排了一批大型剧目,造就了如与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的新版《红楼梦》等一系列文化品牌。

  在演出剧目上,这一时期则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除传统剧目的传承外,新编历史剧、现当代题材剧目在不断开发,越剧小戏集锦、大型演唱会、实验剧目等也层出不穷。此外还利用媒体优势,举办各种越剧比赛。2006年、2009年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联手强势推出《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第一季、第二季,将吴群、杨婷娜、王清、盛舒扬、李璐彦、王柔桑等一批青年演员推广至全国观众视野之内,随后院团乘胜推出《越苑青春风——上海越剧院10位优秀青年演员专场》,专场演出更全面地展示了青年一代扎实的基本功和业务能力,为她们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