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演出宣传与观众组织
一、票务。
解放前票务由剧场方面负责销售,剧场老板与后台主要演员每场均分销一部分戏票,实质是保留一部分好的座位,作为关系票,这部分戏票一般通过“案目”(中间人)包销或转手高价卖出。“案目”都有固定的客户(观众),从中得好处。对名演员剧场给予一定的保留票,作为对名角的捧场,一般演员也按挂牌名次取得一定数量的戏票,剧场门口“客满”牌高挂,往往戏票还都在“案目”手中。解放以后取消了“案目”拿戏票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剧团挂牌的名演员还是有一定的保留票。50年代,越剧处于鼎盛时期,各大型剧团营业十分兴盛,市区剧团大都固定在一个剧场演出,组织观众均由剧场负责,上座率很高,剧场对组织观众并没花多大力气。文化大革命以后,文艺又出现了兴盛状况,上座率较有把握。但到80年代后期,戏曲滑坡,新戏上演周期短,组织观众成为剧场主要工作,甚至剧团也参与组织推销戏票。至90年代初,又出现了一些不属于剧场和剧团的经纪人,这些人都和工矿企业基层工会有密切联系,组织观众,推销戏票,从中取得一定的“回扣”,剧场、剧团也由此得益。
二、报纸广告。
解放以前剧团演出,报纸广告是演出宣传的主要手段。一般报纸广告,都由剧场发,广告的篇幅大小由剧场、剧团自行决定。报纸上往往登载了大批演员名单,根据知名度大小,挂牌座次,十分引起观众注目。解放以后,文艺主管部门规定了广告费由剧场、剧团按演出分成比例分担,且由于报纸种类少,篇幅也有了一定的限制。文化大革命以前,一般是新戏上演时篇幅大一些,每天的演出报纸广告基本上都有。文化大革命后,报纸广告仅新戏上演一二天能见广告,之后就不登了。解放以后报纸广告所登的演员名单、工作人员名单等的排列,均由剧团拟订,剧场负责发稿。
另外,剧团组织专人写稿,宣传介绍演出情况。一般大型剧院、剧团都设立了演出宣传部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三、海报。
解放前,海报是贴在剧场门口的,解放以后,海报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地发展。海报有绘画、文字广告、演员名单、工作人员名单等。剧场门口的大海报,一般都由剧场负责绘制。另外是印刷海报,剧团为扩大影响,起到宣传剧目的作用,在四处张贴,巡回演出中使用较多。文化大革命前,剧团都比较重视印刷海报的作用,每到一地先贴海报,造声势,宣传剧目,介绍演员,还印有剧照,张贴在街头。它宣传灵活,引人注目,能使观众加深印象,在深入基层演出时很受欢迎。但近年来剧团到外地大中城市演出,海报很少用,这可能与街头不允许张贴,以免影响市容有关。
四、说明书。
三四十年代说明书,只是一张戏码单的单片,称为“戏单”,一般仅有剧目简介和演员名单。40年代中期,越剧界将“戏单”改为“说明书”。1944年9月,雪声剧团首先废除“戏单”,代之以内容丰富的“特刊”,如《雪声剧刊》(一本32开,有好几页的说明)。该刊由剧务部编写,内容有剧情介绍、演员介绍、唱词选载、演员随感、观众来信选登、花絮、剧照等,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越剧迷的收藏物。说明书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剧团对说明书销售的利润,先是由负责编写的剧务部作为劳务费收入,以后就属于剧团的经营收入了。
五、电台广播。
新越剧时期,各大型剧团利用电台广播宣传剧情,预订戏票。演员上电台播唱,有固定节目(每天播音一二小时)、特别节目(新戏上演之前,集中播音一天)、转播节目(剧场演出实况转播)。这是剧团利用电台演唱来宣传剧目、扩大剧种影响的一种宣传活动,非常有特色。从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前后约有十余年之久。到50年代初,广播电台集中统一归口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原来各剧团自行联系使用的民营电台不复存在,剧团利用电台广播宣传形式,变为由电台根据需要和安排来邀请剧团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