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专刊专集

姚水娟专集  为纪念姚水娟来沪演出一周年而编。民国28年(1939年)219日出版。樊篱编辑,陆鄂不作序。收有陈大悲、徐慕云、汤笔花等数十人所写文章40余篇。记述和评论姚水娟的人品、艺事。其中有蔡萸英撰写的《姚水娟小传》,樊篱写的《姚水娟女士来沪鬻艺一周年献言》等。刊印剧照41幅,每幅均配有唐云裳、吴亿芝、金彭年等多人所作诗句。封面有红豆馆主溥西园的题签和姚水娟的红娘剧照。韩庾仙作卷首插画和插图。书内题词100多条,题词人有演艺界的梅兰芳、黄桂秋、金素琴、王熙春、马徐维邦、江笑笑和社会名人黄金荣、虞洽卿、褚民谊、梅花馆主及报界闻人严独鹤、周瘦鹃等;还有王若园、张一渠所书的赠联两副和商笙伯、阮性山、周炼霞所作的赠画三幅。16开本,用铜版纸印刷题词、剧照,道林纸印刷正文,硬面精装。编辑、发行:娟社。姚水娟专集社出版,定价三角。这是越剧演员第一本专集,图文并茂,为越剧留下了部分历史资料。

  雪声纪念刊(袁雪芬与新越剧)  雪声剧务部编辑。记载了袁雪芬及其雪声剧团自1942年冬至1946年夏,进行越剧革新的史实。共有40个篇目。主要栏目有:“雪声沿革”,写新越剧胚胎时期、创造时期、革新时期三个阶段的概况;“团员素描”,刊登有范瑞娟、张桂凤、魏小云、陆锦花、项彩莲等14位演员和琴师周宝财的介绍;“幕后人物”,是对“雪声”剧务部于吟、白涛、徐进、冯玉奇、蓝明、成容、仲美、吕仲、洪钧(韩义)、南薇、陈疏莲、张坚安、郑传鉴、萧章等14位编导、舞美、宣传人员的介绍;“雪声剧目”,介绍了袁雪芬等主演63部新戏的剧情内容、编导姓名、演出时间、演员表等,每戏附12幅剧照;“化装篇”用照片和文字介绍袁雪芬新式的油彩化装程序;“服装篇”用剧照和文字说明越剧服装革新的情况;“装置篇”用图文说明越剧舞台装置从老式绣球到新式布景的各种样式;“唱词栏”辑录了“雪声”的唱片、开篇、旧剧、新剧的唱段;“演剧随笔栏”刊有袁雪芬谈表演艺术的心得体会;“观众来鸿栏”摘登了部份观众写给袁雪芬的信函。此外,“各方面记载栏”中还刊有俞振飞写的《从研究地方剧而聆到袁雪芬》一文;“祥林嫂的演出”一栏,辑录有梅朵、罗林等人刊登在《文汇报》、《时事新报》上的文章。16开本、分平装和硬面精装两种,刊首有发刊词和袁雪芬小传。正文186面,剧照120幅,生活照74幅,插画及题头图38幅。该刊对新越剧的缘起、宗旨及革新过程都有记述,是一本弥足珍贵的新越剧史料。且图文并茂,有相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出版后受到广大越剧观众的喜爱,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曾阅览。该刊于民国35年(1946年)6月出版,7月再版,定价精装八千元,平装三千元。

  芳华剧尹桂芳专集  全书分27个篇目,主要栏目:“从艺十五年”,系尹桂芳15年艺术生涯的自述,约13 000字;“姊妹们”,对竺水招、吴小楼、戚雅仙、赵雅麟、焦月娥、余彩琴、徐慧琴、陈月娥、吕云甫、丁兆丰、俞筱麟等11位演员作了简介;“幕后英雄们”,分别介绍白涛、启舟、仲美、金风、周新、洪钧、红英、红兰、徐进、野鹤、冯玉奇、邵慕水、钟泯、蓝明、严进等15位剧务部人员;“芳华演出剧目”,介绍尹桂芳主演的36部戏的剧情和扮演者,每剧附刊12幅剧照;“尹桂芳随笔”,是尹桂芳的艺事、生活随感、杂谈;“关于装置”,是仲美撰稿介绍越剧布景,并刊14幅布景设计图;“剧词”,辑录了尹桂芳所演的15部戏的部分唱段;“表情与动作”,刊登了尹桂芳不同表情的剧照13幅;“读者文字”和“读者来信”,选载了观众和越迷写给芳华剧团和尹桂芳的书信。该刊由徐进编辑,金风、仲美、邵慕水、红兰、白涛任助理编辑,董天野、幸熙、仲永源负责美术,乐开照相馆摄影,摄影师有马益寿、张己明、步启儒。艺文印刷厂印刷,芳华剧团出版部出版。16开本,硬面精装,正文168面,刊有生活照64幅,剧照97幅,插画及题头图21幅。该刊于民国36年(1947年)6月出版,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上仿照《雪声纪念刊》,为新越剧存留下一份重要史料。

  兰韵集  一本记载徐玉兰艺术生活的专著。内容分两个部分:一部分记载徐玉兰的艺术经历和生活趣事,一部分辑录了徐玉兰所演剧目的唱词。总编辑寿耀宗,编辑徐志渊、张子白、张瘦菊。32开本,76面,插有剧照、生活照91幅,民国37年(1948年)6月,由兰韵出版社出版,陆开记书报社总经销。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一节 报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