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 蝉》
传统剧,根据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与貂蝉的有关故事情节改编。写汉末董卓专权,收吕布为义子后如虎添翼,司徒王允欲除董,苦无良谋,幸府中歌姬貂蝉,愿为除奸效力。王允定下连环之计,将貂蝉先许吕布,后献董卓,使其父子生疑成仇,貂蝉从中不断离间,终使董卓死在吕布戟下。民国10年(1921年)12月30日,男班王永春、白玉梅班演出于升平歌舞台,剧名《凤仪亭》。民国19年(1930年)10月,以支维永、陶素莲、高月升为首的绍兴文戏男班,在宝兴戏院演出了一、二、三本《貂蝉》。其后,绍兴文戏女班亦曾演出《吕布与貂蝉》,剧情大同小异。少壮越剧团1954年编演了该剧,由大为、徐为编剧;后经杨理重新编写后,在1962年1月1日,上演于红都剧场,一炮打响,并屡演不衰,成为该团保留剧目。该剧艺术指导方传芸、导演贝凡、作曲唐惠良、舞美设计仲美、服装设计张坚安。张云霞饰貂蝉、庞天华饰吕布、魏梅照饰王允、郑菊鹏饰董卓。张云霞饰演的貂蝉,对董卓与吕布在情感上的两重性,表现得细腻得体,受到行家的赞赏。吴戈在《戏文》1984年第四期发表了《挖掘人物的心灵美——谈张云霞扮演貂蝉》一文,给予好评。其“拜月”唱段,1958年由中国唱片社灌片发行,80年代,又录制成多种盒带,营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