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效果、扩音、字幕

  果:

  越剧在小歌班、绍兴文戏时期,在需要用声音来表示剧中的特定情境、渲染气氛时,是由乐队用乐器来模拟的。如用锣鼓打出“更鼓”声,用唢呐吹出“马嘶”声和婴儿啼哭声,用堂鼓击出“战鼓”声,用小锣击出“水”声,用胡琴拉出“开门、关门”声等。这种模拟的音响效果,与传统的程式化、虚拟化的表演是协调的。

  在30年代末的越剧改良和40年代的越剧改革时期,学习、引进了文明戏和话剧、电影的艺术因素,音响效果也向仿真方面发展。如19397月,屠杏花、施银花主演时装戏《雷雨》时,就用了“打雷”、“下雨”的仿真音响效果。194010月,姚水娟、李艳芳主演时装戏《蒋老五殉情记》时,也出现了轮船在海上行驶时的波涛声,和罗炳声溺海时发出的声音等仿真音响效果。常用的仿真音响效果有:用小竹管制作的“水画眉”在盛水的杯子中吹出“鸟叫声”,用黄豆在竹筛子上滚动发出的“雨声”,用木制齿轮磨擦细帆布发出的“风声”,用三夹板和白铁皮抖动发出的“雷声”,用铁榔头敲击火药纸发出的“枪声”,用两个竹节筒合击出“马蹄声”等。1963年,香港一家电影公司赠给上海越剧院两台德国造的录音机,后开始用录音机来制作仿真的效果。如60年代前期,上海越剧院演出现代剧《火椰村》和《胡伯伯的孩子》两剧时,就使用了录音机制作的机枪声和炮声,它通过音量的放大和缩小,来表示枪炮声的远和近,创造出逼真的戏剧气氛。80年代,利用录音器材,录取所需声音或复制现成的录音素材,经剪辑加工合成所需的音响效果,使用在演出之中。

  使用仿真音响效果,开始不设专职人员,通常由值台师傅兼任,在新越剧时期则由舞台监督负责,或由他指挥舞台工作人员操作。直到1954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首先设置了专岗专职,由男演员改行的高立成,首先担任了这一工作。但一般越剧团体仍不设专司效果的工作人员。

  扩音:

  越剧在二三十年代,大都演出于尚无扩音设备的小型剧场。40年代,越剧逐渐进入大、中型剧场演出,开始用上了扩音设备。最早的扩音设备是在舞台中央上方,吊置1只或2舌簧喇叭的传声器(俗称“吊风”),通过扩音喇叭放出去。1945尹桂芳在龙门戏院演出时,已用上“吊风”,当时,具有一定规模的戏院剧场,均用“吊风”,它一般是由灯光操作人员掌握1949,东山越艺社聘用专人(孔宪洪)管理使用。1954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亦派专人(高立成)负责音响和效果。此种设备,当年都是向无线电商行租用的。建国以后,大型越剧团体常在大型剧场演出,舞台布景不断扩大升高,“吊风”已达不到传声要求,就改用了台式话筒,即用上、中、下三个台口式话筒。1974年,上海越剧团(原上海越剧院)又使用飞乐电声器厂出产的电容式话筒,灵敏度能达演2公尺左右。同时,华侨胶木厂试制无线话筒,得到上海越剧团的配合。其时,该团现代小戏《半篮花生》正在解放剧场上演,无线话筒即在该剧中首先试验,扮演剧中男主角的张国华第一个佩戴使用1975年,无线话筒由上海无线电二厂正式批量生产,各剧团均竞相采用,并设置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台演出的音响器材得到长足发展,现在音响效果在戏曲舞台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音响操控和设计者充分利用传统音响效果与现代音响相结合,在电脑的操控下,可以制作出逼真的音响效果去渲染戏曲舞台演出气氛,烘托剧情,同时有助于戏剧人物的内心刻画和剧情矛盾冲突的发展,使观众能够凭借听觉艺术加强对戏曲中某一种活动的适应性。由此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具有良好技术、音乐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操作管理技师。

  字幕:

  50年代初期,越剧流动到北方演出,为使当地观众听清唱词,在剧场演出时就配以幻灯字幕。即把唱词竖写在长方形的玻璃片上,用单镜头的幻灯机,投影到舞台一侧的长条形的布幕上,演员演唱与字幕投影同步进行。此后,越剧在上海剧场演出也使用字幕。上海越剧团体最先使用字幕的是华东越剧实验剧团。50年代中后期,字幕工具有所改进,把书写唱词的玻璃片,改为玻璃纸(后用涤纶纸),便于携带和操作。幻灯机亦由单镜头改为双镜头,可同时投影舞台左右两侧,扩大了观众的视线。这种字幕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字幕工具有所改进,把书法写唱词的玻璃片,改为玻璃纸(后用涤纶纸),便于携带和操作。幻灯机亦由单镜头改为双镜头,可同时投影舞台左右两侧,扩大了观众的视线。自1990年代以来,剧场、剧团的字幕放映,均已用上电脑设备,字幕上的字体可根据需要作出调整,操作方便灵活,提高了工作效率。字幕放映,不仅让观众容易理解剧情,而且在操作上密切配合剧情、人物与音乐,已成为完成综合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一节 沿 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