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各种大奖赛
1.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汇演大奖赛(首届)。
举办单位:上海电视台。
条件与名额:规定25周岁以下的各个行当的专业青年演员,每个参赛者必须具备一段5分钟的清唱和一个10分钟的折子(片断)节目。名额为40名。其中上海16名,浙江16名,江苏8名。(最后以37名参赛)
参赛单位:南通、扬州、嘉兴、诸暨、桐庐、舟山地区、富阳、嘉善、静安、虹口、卢湾、松江越剧团和上海越剧院共13个表演团体。
日期与地点:1984年9月13日至17日。上海人民大舞台。
评比办法:电视直播演出实况。在江、浙、沪地区发售附有选票的大赛特刊,在观众选票中选出10名最佳演员(即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获奖名次:一等奖赵志刚(上海越剧院),二等奖钱惠丽(诸暨越剧团)、单仰萍(桐庐越剧团)、胡敏华(上海越剧院),三等奖许志英(桐庐越剧团)、金静(上海静安越剧团)、韩婷婷(上海虹口越剧团)、陈颖(上海越剧院)、肖雅(上海虹口越剧团)、张俐(上海卢湾越剧团)。另设鼓励奖王晓莹等27名。
2.全国越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
举办单位:中央、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七家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市音像公司、嵊县广播电视局。
条件与名额:45足岁以下,每人演唱一段。从报名的150人中,由各省市台参加评选50名参赛。
评比办法:举办单位将参赛者唱段(在录音棚)录制成音带。每位选手的唱段,均以编号代名在上述七家电台播放二次,由听众评选,选票集中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计算机统计票数。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共收到5万多封信,10余万张选票。
日期与地点:自1986年7月起的二个月中进行。于1986年10月18日至19日,在浙江嵊县揭晓,并举行发奖演唱会,近20名获奖演员参加演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于1986年10月20日,又举办109期戏曲广播会,由部分获奖演员演唱。
评比揭晓:优秀演员奖10名,赵志刚(上海越剧院三团)、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钱惠丽(诸暨越剧团)、王少楼(乐清越剧团)、夏赛丽(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竺小招(南京市越剧团)、董柯娣(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何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杨文蔚和周雅琴(上海静安越剧团)。演唱奖10名,李丽(南通市越剧团),胡敏华(上海越剧院三团)、王志萍(舟山地区越剧团)、沈于兰(上海越剧院一团)、裘珍媛(嵊县越剧团)、肖雅(上海虹口越剧团)、俞建华(湖州市越剧团)、金静(上海静安越剧团)、张月芳(上海越剧院二团)、洪芬飞(宁波市越剧团)。郑琴音等30人获纪念奖。
3.“上录杯”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汇演大奖赛(二届)。
举办单位:上海电视台、上海录音器材厂和消费报。
条件与名额:条件同首届。但规定凡以前参加过电视比赛的唱段和折子(片断),这次均不入选。最后参赛者为59名。其中上海18名,浙江33名,江苏8名。
参赛单位:无锡、扬州长江、启东、南京、绍兴小百花、舟山地区、嘉兴、嘉兴青年、嵊县、诸暨、温州、湖州一团和二团、宁波、浙江小百花、杭州一团和二团、上海虹口、静安、卢湾、南汇越剧团和上海越剧院一、三团及上海市戏曲学校越训班,共24个表演团体。
评比办法:电视直播,观众投票和评委打分相结合,以得分得票数为依据,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鼓励奖10名,其余为纪念奖。
日期与地点:1986年9月4日至10日,上海人民大舞台。
获奖名次:一等奖,王志萍(舟山地区越剧团);二等奖,肖雅(上海虹口越剧团)、华怡青(上海越剧院一团)、何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金静(上海静安越剧团);三等奖,钱惠丽(诸暨越剧团)、钱丽亚(上海越剧院一团)、许杰(上海越剧院三团)、董柯娣(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吴素英(绍兴小百花越剧团)、韩婷婷(上海虹口越剧团)、章瑞虹(上海市戏曲学校越训班)、夏赛丽(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谢群英(杭州越剧二团)、王晓莹(上海虹口越剧团)。
4.越剧折子戏宝灵杯“三新奖”。
“三新”:“新剧目”,1979年以来编演的越剧古代、现代戏和经过重大改动、老戏新演的传统戏;“新形象”,在编、导、演、音、美等二度创作中,能塑造出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新唱腔”,在新形象中,对于流派唱腔不只求象,也不套用现成唱腔,并有新的发展创造。
举办单位:上海戏剧家协会、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宝灵不锈钢厨房设备器具成套公司、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共同举办,并经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
评委会:主任委员袁雪芬。
委员(姓氏笔划序):卫明、王文娟、王历来、尹桂芳、乐美勤、刘文国、刘如曾、朱铿、吕瑞英、陈坤、陈圣来、吴小楼、张小巧、张云霞、张桂凤、张辉、李光耀、李茂新、严明邦、毕春芳、连波、范瑞娟、金风、林明、赵莱静、赵慧娟、徐玉兰、徐进、徐抗生、柯子铭、顾大良、姚扣根、戚雅仙、钱英郁、钱法成、傅全香、傅骏、薛允璜。
评比办法:用录象请评委观看以及派小组去外地同时进行评选,选定节目进行决赛。(节目初选中有20余个单位30个折子戏)
日期与地点:1988年7月10日至12日,上海人民大舞台。
参加决赛的单位和剧目:上海越剧院露美一团的《问君能有几多愁》、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的《风雨大观园》、上海越剧院露美三团的《斩经堂》、上海虹口越剧团的《一枝梅》、南京市越剧团的《秀才遇仙记》和《杜兰公主》、嵊县越剧团的《魂断汉宫》、上虞越剧团的《千家万户》、湖南莱阳越剧团的《龙杖悲歌》等8个单位9个折子戏。
评比揭晓:由于决赛的9个折子戏都未达到95分的标准线,从而使“三新”大奖空缺。参加决赛的9个折子戏,均获优秀奖。9个戏按得分排列为:《问君能有几多愁》、《魂断汉宫》、《秀才遇仙记》、《斩经堂》、《风雨大观园》、《一枝梅》、《杜兰公主》、《千家万户》、《龙杖悲歌》。胡佩娣、竺小招,获优秀演员奖;方亚芬、肖雅、史济华、王文辉、王水燕获演员奖;张惠民、顾颂恩,获《千家万户》编剧奖;胡越,获《问君能有几多愁》导演奖;刘如曾获《风雨大观园》、连波获《一枝梅》音乐作曲奖;胡蓓华获《一枝梅》、宋惠玲获《问君能有几多愁》配演奖。另设立两个特别奖:表彰上虞越剧团积极排演现代剧,表彰莱阳越剧团在湖南省坚持普及越剧艺术。
5.全国青年越剧演员大选赛。
举办单位:中央、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电视台。
日期、条件:1988年8月至10月。凡25足岁以下的青年越剧演员自选一个限时15分钟的折子或片断,均可参赛。
评比办法:经过初、复赛和决赛,评出各个表演行当中的最佳和优秀20名。初、复赛均由中央电视台等组织的评选组,观看每个演员报送的参赛剧目录像进行评选。进入决赛的,在舞台演出中现场打分评选。
决赛日期、地点:1988年10月29日(小生组)、11月2日(老生、老旦、小丑组)、11月5日(花旦组)在浙江杭州剧院举行。
评选揭晓:进入决赛的23名。(其中小生组8名,花旦组8名,老生组3名,老旦组2名,小丑组2名)。
获最佳11人:(小生组)赵志刚、夏赛丽、郑国凤、周明,(花旦组)何英、吴素英、陈颖、黄依群,(老生组)董柯娣,(老旦组)胡敏华,(小丑组)陶卉。
获优秀12人:(小生组)方雪雯、王蓓、钱丽亚、张惠忠,(花旦组)颜恝、应虹、王雅美、李敏,(老生组)华渭强、乐彩琴,(老旦组)陈少君,(小丑组)陈依娜。
未进入决赛的,均获“荧屏奖”。
6.华东六省一市“红灯杯”戏曲演员歌曲大赛(1989年3月)。
举办单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省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省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上海音像公司联合主办。
参赛范围:华东六省一市的专业戏曲演员。
比赛办法:
(1)初选。各电台进行初步筛选,然后由大赛评委会正式初选,评出30名优秀者参加复赛。
(2)复赛。采用现场演唱比赛。每位选手赛歌两首,其中一首必须带有戏曲色彩的歌曲。两首歌总共不得超过8分钟。复赛出12名选手进入决赛,决出名次。
评比揭晓:上海虹口越剧团青年演员肖雅名列第一,获特等奖。
7.江、浙、皖、沪三省一市戏曲演唱卡拉OK电视演唱大奖赛(1989年9月)。
获奖名次: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方亚芬一等奖,章瑞虹三等奖,张咏梅演唱奖。
8.’90霞飞杯越剧演员电视大赛(江、浙、沪、闽)。
举办单位: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上海霞飞日用化工厂独家赞助。
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龚学平,副主任委员金闽珠、郑礼滨、曹建华。
顾问委员会:袁雪芬、(以下姓氏笔划序)王文娟、尹桂芳、吕瑞英、毕春芳、吴小楼、张云霞、张桂凤、张小巧、金采风、范瑞娟、周宝奎、顾锡东、徐玉兰、徐进、商芳臣、戚雅仙、傅全香。
条件与名额:条件与 ’84、’86两届相同。但规定参赛者除不得重复用前两届中本人参赛过的节目外,在节目的两项中必须有一项是前辈演员未曾演唱过的新唱段或片断。最后参赛名额为38名。
日期与地点:1990年8月14日至18日,上海人民大舞台。
参赛单位:福建芳华、南京、镇江、无锡、浙江小百花、天台、绍兴小百花、余姚、湖州、乐清、上海卢湾和虹口越剧团,浙江越剧一团和二团、杭州越剧一团和二团、上海越剧院共17个表演团体。
评比办法:以评委打分和观众投票相结合进行。最后不分等次,评出10名最佳演员,授予越剧新星称号。同时从历届全国性大赛获奖者中,挑选10名优秀演员授予越剧之星的称号。此外并颁发本次参赛的纪念奖。
评比揭晓:荣膺越剧新星的是:陈飞(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方亚芬(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王君安(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吴凤花(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俞建华(湖州市越剧团)、何永芳(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章海灵(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陈琼琼(上海卢湾越剧团)、颜恝(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凌惠琴(绍兴小百花越剧团)。
授予越剧之星的是:赵志刚(上海越剧院三团)、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王志萍(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钱惠丽(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肖雅(上海虹口越剧团)、单仰萍(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胡敏华(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吴素英(绍兴小百花越剧团)、陈颖(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韩婷婷(上海虹口越剧团)。
9.’93超达杯越剧双十佳青年演员大赛(江、浙、沪)。
主办单位: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大世界演出公司、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新民晚报》、《上海文化艺术报》、上海越剧院、上海浦东企业家协会、上海超达食品总厂。
艺术顾问: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吴小楼、戚雅仙、毕春芳、张云霞、金采风、张小巧。
范围对象:
(1)设专业、业余二组,评出各10名。
(2)凡30足岁以下的青年越剧演员均可参加,节目时间不超过15分钟。
时间地点:
1993年9月初赛,地点在大世界游乐场;10月2日决赛,地点在南市影剧院。
总 监 制:杨户祥、盛重庆、张伟国。
艺术总监:卫震华、陈胜康。
总 策 划:王以卓、尤伯鑫、谢裕中。
评比揭晓:
上海获专业组十佳的是:张小君(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蒋士英(虹口越剧团),张丽君(静安越剧团),汤榴华(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周淑君、杨丽芳(绍兴市小百花越剧团)、周伟君(诸暨县越剧团)、白银飞(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崔薇(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杜娟美(镇江市越剧团)。张小君为专业十佳第一名,黄颖为业余十佳第一名。
10.’93上海市文化系统优秀青年演员汇演(戏剧、曲艺评选办法)。
一、组织机构:
上海市文化局主办,上海市演出公司、上海市演艺总公司协办。
二、领导小组:
由肖炎、马博敏(市文化局副局长),杨益萍(市文化局党委副书记)等组成。下设办公室,由市文化局戏剧处、音舞处和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先进单位等组成。
三、评选时间:
1.入围评选于1993年10月1日至15日进行。
2.汇演评选于1993年11月25日至12月5日举行。通过汇演评出12名优秀青年演员作为十佳候选人。
四、评选范围。
凡本市、区、县所属各专业戏剧、曲艺表演团体和市属艺术院校,以及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均可推荐参加汇演。本届汇演所包括的艺术品种有京、昆、越、沪、淮、话、滑稽、木偶、评弹、说唱。
五、评选对象及要求。
1.年龄14~30周岁(即1963年1月1日以后至1979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青年演员。
2.技艺超群、基本功扎实,为本院团或本剧种的尖子人才。
3.热爱专业、热爱团体、作风正派。
六、报名办法。
个人申请,单位选择推荐,经汇演办公室确认。
七、评选办法。
评选分入围选拔和正式汇演两轮进行。通过入围选拔的演员,才有资格进入正式汇演的评选。
八、参选的剧目要求。
1.参评的演员,原则上演出两个剧目,其中一个为本人首演的剧目,另一个为学习的传统剧目,戏曲学校学生可报两台学习剧目。
2.话剧演员的另一台剧目,可采用为评委提供演出实况录像的办法参加。
九、评选标准。
1.塑造角色的能力强,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突出。
2.基本功厚实。
十、评选揭晓。
越剧演员钱惠丽、方亚芬获“十佳”称号,陈颖获“十佳”提名。
首届上海“十佳”青年演员评选揭晓颁奖仪式,于1993年12月31日在黄浦体育馆举行。
11.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
2006年7月24日~10月7日(比赛时间段7月24日~9月29日),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于上海逸夫舞台举行。本次比赛的初赛分为上海、杭州、绍兴三个赛区,复赛和决赛都在上海进行。经过初赛、复赛一路闯关成功的20名越女,将参加9月27日起3天的决赛。29日,最终决出了金奖10名:张琳、吴群、王清、杨婷娜、李霄雯、盛舒扬、李璐彦、陈丽宇、章益清、董鉴鸿;银奖10名:裘丹莉、王柔桑、谢莉莉、缪海洁、吕娅娜、王铧丽、王晓玲、蔡燕、金梦超、夏艺奕;最佳新秀奖3名:金梦超、夏艺奕、李旭丹。10月7日晚,在逸夫舞台举行“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颁奖晚会”,袁雪芬、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周宝奎、毕春芳、尹小芳等老艺术家欣喜地向40位分别获得金奖、银奖、优秀奖、最佳新秀奖的选手颁奖。获得“越女争锋”金奖的10位演员还被主办方授予了一个美丽的称号——“越女十姐妹”。获奖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了本剧种或本行当以外的才艺。
12.《越女争锋》第Ⅱ季
2009年5月10日~9月6日,由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主办,比赛共分为初赛、复赛、决赛及总决赛四个阶段。总决赛于9月1日至6日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决赛结果为:
优秀小生奖:孙琴、陈尔、孙旻婕、刘婕、裘欢欢、俞芳
优秀花旦奖:黄红燕、谢小、张丽、金彩芳、俞景岚、缪海洁、章琪
新秀奖:王静、章灯圆、史燕彬、邢依娜、周莉、毛春梅、孙璇、徐伟钗、温珊珊、陈丽雅
十佳小生奖:张宇峰、李晓旭、单行行、王柔桑、吴素飞、张莹、蔡铁萍、章青青
十佳花旦奖:徐琼、倪锦锦、董鉴鸿、李燕、吕娅娜、忻雅琴、陈雯婷、樊婷婷
最佳新秀奖:郭茜云、李旭丹、郑晓
最佳小生:刘志霞
最佳花旦:盛舒扬
“龙凤配”铜奖:
李晓旭、陈文婷——彩虹组合
章青青、李燕——轻歌燕舞组合
蔡铁萍、徐琼——梨花姐妹组合
张莹、吕娅娜——痘痘组合
余兴、温姗姗——温馨组合
陈丽雅、郑晓——嘻哈花生组合
“龙凤配”银奖:
单行行、忻雅琴——星空航线组合
郭倩云、李旭丹——果粒橙组合
“龙凤配”金奖:
吴素飞、樊婷婷——神仙伴侣组合
刘志霞、倪锦锦——越乡组合
王柔桑、盛舒扬——柔帆远扬组合
张字峰、董鉴鸿——环宇飞鸿组合